劍指中國市場!傳蘋果折疊手機iPhone Fold明年上市 最貴機皇能否顛覆三星霸主地位?
鉅亨網編譯陳韋廷 綜合報導
《彭博資訊》科技記者 Mark Gurman 周日 (20 日) 在他最新一期《Power On》專欄中透露,蘋果(AAPL-US) 首款折疊手機 iPhone Fold 有望在 2026 年推出。儘管蘋果進入折疊手機領域的時間較晚,但有望成為主導者,但文中也指出 iPhone Fold 採用類似於三星 Galaxy Z Fold 的橫折方案,蘋果內部對現行內部方案並不滿意。

文中指出,iPhone Fold 延遲發布的主因在於摺痕問題,蘋果希望該設備基本上看不出摺痕並比三星 Galaxy Z Fold 更輕薄耐用。
考量到上述嚴苛的標準,Mark Gurman 稱 iPhone Fold 最早發佈時間都將推遲至 2026 年,屆時蘋果將為折疊手機樹立新標竿。
中國國內媒體則爆料指出,iPhone Fold 將配備 5000 至 5500mAh 電池,是 iPhone 史上最大容量的電池。為兼顧手機厚度,傳聞蘋果將使用矽碳技術電池。
售價方面,先前有分析師猜測其原物料成本約 759 美元 (約 5447 人民幣),陸媒流傳定價將逾 1.5 萬人民幣,若消息成真將成為史上售價最貴的 iPhone。
據悉,iPhone Fold 機型將搭載 A20 Pro,這款 SoC 將採用台積電 2 奈米製程和 WMCM(Wafer - Level Chip - Scale Packaging) 封裝。
螢幕方面,iPhone Fold 將使用三星面板,但將配合雷射鑽石製程等相關技術來消除螢幕摺痕,影像系統將搭配 4800 萬像素雙攝。
蘋果常自豪宣稱自己雖很少是某個新產品類別的首創者,但往往會成為做得最好的公司。從技術角度來看,此說法有道理。
不過,Gurman 認為,蘋果在塑造幾個主要產品類別的現代版本時,實際上是「第一個」,如 iPhone 問世前市面已有智慧手機,但沒有一款擁有大螢幕、多點觸控、虛擬鍵盤和簡約設計,智慧手表也早有雛形,但沒一款像 Apple Watch 兼具凝聚力和吸引力,而平板電腦雖是產業夢想,直到 iPad 推出願景才成真。
此外,即便 Vision Pro 從多數商業標準看似失敗產品,但它以獨特方式切入新興產品類別,採用以眼動和手勢追踪為核心的獨特界面,配備超高分辨率顯示螢幕。
上述產品的共同點是,蘋果每次都相對較早進入市場,並成功定義主流形態。iPod、iPhone、iPad、Apple Watch 和 AirPods 不僅參與市場,還重塑產品類別標準,這讓蘋果下一次新品發布尤為不同。
當蘋果預計明年底進入折疊 iPhone 這一最先由三星主導的類別時,不同於以往的是,這次蘋果不會推出革命性介面設計或顛覆性硬件,新設備將採用類似三星 Galaxy Z Fold 系列的設計,並使用許多相同核心組件,包括三星提供的折疊 OLED 螢幕。
Samsung Display 公司已被選為蘋果折疊手機的唯一面板供應商,計畫在今年第四季開始生產蘋果首款折疊 iPhone 的面板,並加大 OLED 面板產能,三星仍在持續推動摺疊手機技術創新,上周推出的三星最新 Z Fold 7,被稱為具備真正主流潛力,銷售量大幅超越上一代產品。
雖然蘋果可能不會打破技術壁壘或重塑市場,但無與倫比的硬體行銷能力有望使其在發布幾個月內成為折疊手機市場主導者。許多「果粉」渴望折疊手機,但不願轉向 Android 陣營,三星過去七年為蘋果成功鋪平道路,折疊手機產品形式具備主流市場成熟度,蘋果此時進入,三星零組件部門將從 iPhone 銷量激增中受益,且興奮感可能促使更多 Android 用戶嘗試三星 Galaxy 系列。
此外,蘋果此時加入折疊手機市場也因該產品形式在中國市場尤為受歡迎,小米、榮耀、華為和 vivo 等本土品牌都已推出折疊手機,中國消費者偏愛書本式折疊設計。iPhone Fold 售價預計至少 2000 美元,可為蘋果提振 iPhone 收入提供槓桿。
最終,蘋果折疊手機上市之初可能不會徹底顛覆品類,至少技術層面難以突破,但仍會是產業重要時刻。憑藉品牌影響力、行銷能力和工程技術,蘋果可能將小眾產品變成全球熱銷爆款,但不會有顛覆性創新突破。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