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硬對中的川普變了?成會議室裡「最溫和」聲音
鉅亨網編譯王貞懿
據《彭博》周三報導,美國總統川普為與習近平舉行峰會並達成貿易協議,已淡化對中國的對抗姿態。知情人士稱,川普上任六個月來已軟化競選時針對美中貿易逆差和就業流失的強硬言論。中國今年上半年在出口暢旺帶動下創下貿易順差紀錄。

這與他對其他貿易夥伴威脅重稅的強硬立場形成對比。川普現在專注於與北京達成採購協議,追求短期成果而非解決貿易失衡根源。
川普周二 (14 日) 表示將以「非常友善的方式」與中國競爭,知情人士稱,他在內部會議中往往是最不鷹派的聲音。
政府內部出現分歧
川普的態度轉變讓政府內外人士感到擔憂,特別是本周允許輝達 (NVDA-US) 重新對中銷售性能較低的 H20 晶片後。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上月還以 H20 管制,向參議員證明政府對中強硬立場,如今卻成為貿易談判籌碼。雖然美國仍需核准此類出口,但部分官員私下反對,認為這只會助長中國科技企業。
支持放寬限制的人士則認為,讓輝達與華為正面競爭對贏得 AI 競賽至關重要。這項由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力推的觀點已在政府內部獲得支持。
關稅休戰期可能延長
為緩解緊張局勢,美國官員正準備延後 8 月 12 日的期限,屆時美國對中國的關稅將在 90 天休戰期結束後回升至 145%。貝森特本周在《彭博》電視訪問中暗示,期限具有彈性。
知情人士稱,關稅休戰期可能再延長三個月。與此同時,川普正對其他包括重要盟友的國家推出關稅,並威脅對製藥和半導體等行業採取更多行動。
上周,國務卿盧比歐(Marco Rubio)表示川普與習近平的峰會很可能舉行。曾是參議院最強硬中國鷹派之一的他說,自己近日與中國外交部長王毅的會談「非常建設性和正面」。
貿易逆差仍是挑戰
部分政府官員專注於讓中國採購美國商品和服務,這雖可暫時緩解川普對貿易逆差的擔憂,但無法根本解決問題。川普的溫和路線在政府內部造成分歧。一些貿易團隊成員希望對北京保持強硬,並私下承諾出口管制不會成為談判籌碼。
但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在上月倫敦談判中公開承認,出口管制除了國安考量,也是為了「惹惱」北京。本周他更與貝森特和白宮 AI 沙皇 David Sacks 明確表示,放寬輝達晶片銷售就是貿易談判的一環。
中國握有優勢
中國的籌碼來自對稀土磁鐵的控制,並以美國對這些供應的依賴進行要脅。中國現在要求企業交出敏感資料,並每六個月重新申請稀土出口許可證。
白宮則強調,川普在所有貿易決策中擁有最終決定權。美國企業研究所中國專家 Derek Scissors 表示:「川普專注於中國協議,但可能短暫。如果 2025 年出現創紀錄的貿易逆差,一切都將改變,包括對中國的政策。」
(本文不開放合作夥伴轉載)
- 市場震盪加劇,別怕進場!三大策略逆勢突圍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