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險業上半年新契約保費突破5000億元 傳統型6月買氣爆發
鉅亨網記者陳于晴 台北
壽險公會今 (16) 日公布 2025 年上半年壽險業成績單,含負債項下收入的總保費收入為 1 兆 3181 億元,年增 16.2%,其中,新契約保費收入 (FYP) 約 5062 億元,年增 35.1%。雖然投資型保單買氣連 3 月走疲,但 6 月傳統型買氣爆發,FYP 衝上 655.85 億元,主要歸功於分紅保單及美元利變型商品銷售暢旺。


依國際財務報導準則第 4 號保險合約之規定,保險商品中無顯著保險風 險者將不再屬保險合約且不能認列為保費收入,而須視為投資合約並歸類於「負債」項下。
若同時考量「保費收入」與「負債」項下的收入,今年上半年傳統型保單的新契約保費 3035.2 億元,年成長 24.5%;投資型保單新契約保費 2026.63 億元,年成長 54.8%,總計新契約保費收入為 5061.83 億元,年成長 35.1%。
傳統型保險商品部分,上半年傳統型壽險新契約保費收入 2702.54 億元,年增 28%;傳統型年金險新契約保費收入 34.07 億元,年增 44.9%。
壽險公會分析傳統型熱銷原因,首先,愈來愈多壽險公司加入分紅保單市場,並推出具競爭力之分紅保單新商品;其次則是美國高利環境,儘管近期美元兌新台幣呈現貶值趨勢,但美國聯準會維持較高的基準利率,使美元計價保單的宣告利率相較新台幣計價保單仍具吸引力,持續吸引追求利率保障及中長期資產配置的投資人。
此外,壽險公司持續因應市場變化,調整美元利變型保險商品宣告利率,並透過銀行通路積極推展既有及新開發商品,帶動傳統型保險商品的銷售。
至於投資型保險商品,上半年投資型壽險新契約保費收入 794.92 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 62.1%;投資型年金險新契約保費收入 (含負債) 1231.7 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 50.5%。
整體而言,壽險公會分析,可能與部分壽險公司推出投資型保險新商品有關,搭配積極與銀行通路合作,帶動投資型保險商品銷售,因此,今年上半年整體投資型保險商品初年度保費收入 (含負債)2026.63 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 54.8%。
以各個通路業績來看,初年度保費收入 5061.83 億元中,壽險公司本身行銷體系 2248.27 億元占 44.42%;銀行經代保代通路 1927.28 億元占 38.07%;傳統保險經紀人、保險代理人僅 886.28 億元占 17.51%。
若以險種資料來看,投資型保險銀行經代保代通路與壽險公司之比率約為 0.41:1,而傳統商品健康保險與傷害保險仍以壽險業自己銷售為主力。
- EBC全球百萬美金交易大賽 最強首選平台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