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科技

中國AI新創月之暗面推新模型「Kimi K2」 開源高效低價挑戰GPT與Claude

鉅亨網編譯段智恆


《CNBC》周一 (14 日) 報導,獲阿里巴巴 (BABA-US)(09988-HK) 投資支持的中國人工智慧 (AI) 新創月之暗面 (Moonshot) 於上周五 (11 日) 深夜發布開源大型語言模型 (LLM)Kimi K2,主打高效程式碼生成能力與極低成本,直指 OpenAI 的 GPT-4.1 與 Anthropic 的 Claude Opus 4 等市面主流對手,搶攻企業端與開發者市場。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中國AI新創月之暗面推新模型「Kimi K2」 開源高效低價挑戰GPT與Claude

月之暗面在 X(前推特) 與 GitHub 上宣布,Kimi K2 模型在兩項基準測試中擊敗 Claude Opus 4,整體效能更優於 GPT-4.1。這款模型同時具備開源與低價兩大優勢,讓外界聯想到今年初引起轟動的深度求索 (DeepSeek) 模型。


低價與開源優勢 主打企業部署應用

根據月之暗面官網資訊,Kimi K2 開放使用者免費透過 App 與瀏覽器介面存取,不同於 ChatGPT 和 Claude Opus 需訂閱付費。若要進行大規模部署,Kimi K2 僅收取每百萬輸入 Token 0.15 美元、輸出 Token 2.5 美元的費用,分別是 Claude Opus 4 的 1/100 與 1/30,亦遠低於 GPT-4.1 的每百萬 Token 輸入 2 美元、輸出 8 美元定價。

Moonshot 表示,開發者可自由使用 K2 模型,唯一限制是若商業產品月活超過一億人,或營收達 2,000 萬美元,需於介面明示「Kimi K2」字樣。

Counterpoint 資深分析師 Wei Sun 表示,Kimi K2 兼具開源與低價策略,對預算有限或需大規模佈署的企業用戶極具吸引力,並稱其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模型」。

挑戰 GPT-4.1、Claude Moonshot 強攻編程領域

月之暗面將 Kimi K2 聚焦在 AI 編程應用領域,此為企業實作生成式 AI 的熱門場景之一,可望提高開發效率、甚至取代部分人力。OpenAI 的 GPT-4.1 與 Anthropic 的 Claude Opus 4 均主打類似應用,而月之暗面宣稱 K2 已在多項業界指標超越對手。

不過,和其他主流模型一樣,K2 仍會出現 AI「幻覺」問題,社群平台上亦有使用者回報模型生成虛假資訊。但整體回饋多為正面,MagicPath 創辦人 Pietro Schirano 更表示,K2 是他自 Claude 3.5 Sonnet 以來最有信心用於生產環境的模型。

月之暗面去年憑藉 Kimi 聊天機器人在中國迅速走紅,成為 ChatGPT 在地替代方案之一。儘管市場競爭者眾如字節跳動與騰訊 (00700-HK),月之暗面仍持續釋出技術更新,包括上月發表的 Kimi Researcher 模型,其於知名測試「人類最後考驗」(Humanity’s Last Exam) 中得分超越 OpenAI,甚至接近 Google Gemini Deep Research。

該模型被視為一種具「代理式推理能力」的 AI 工具,具備更進階的任務規劃與推理邏輯。紐約大學法學院副教授 Winston Ma 指出,這象徵大型語言模型邁向真正具備決策能力的轉捩點,而非僅僅生成自然語句。

OpenAI 執行長阿特曼 (Sam Altman) 則在上周六 (12 日) 宣布,再次無限期延後推出旗下首個開源模型,理由為安全考量。分析指出,GPT-5 開發工作正在消耗大量工程資源,也使 OpenAI 在開源進展上落後於中方競爭對手。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