砸錢穩就業!陸國務院緊急推7項新政策 補助聘用青年失業者企業每人最高6200元
鉅亨網編譯陳韋廷 綜合報導
中國國務院辦公室周三 (9 日) 正式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大穩就業政策支持力度的通知》(下稱《通知》),從七個方面推出系統性政策措施,以應對當前複雜嚴峻的就業情勢。這份被業界稱為「穩就業組合拳」的政策文件,旨在透過財政補貼、社保優惠、技能培訓等多維度措施,全力穩定就業市場基本盤。

最新統計顯示,今年 5 月中國失業率為 5%,其中 16 至 24 歲青年失業率高達 14.9%,較一年前上升 0.7 個百分點。值得關注的是,2025 屆全國一般大學畢業生規模預計將達到創紀錄的 1222 萬人,較一年前增加 43 萬人。
根據智聯招聘發布的《2024 中國新型彈性就業報告》,新型彈性就業職缺佔比從 2019 年的 8.4% 快速攀升至 2024 年的 15.2%,反映出勞動市場結構的深刻變革。
針對青年就業難題,《通知》推出一場力度空前的擴崗補助政策。企業每吸收一名 16 至 24 歲登記失業青年就業,並依規定繳納社保滿 3 個月,即可獲得每人最多 1500 元 (人民幣,下同)(約新台幣 6210 元) 的一次性補助。這項政策將持續執行至 2025 年底,所需資金從失業保險基金中列支。
根據專家計算,此舉將直接惠及數百萬青年求職者,同時激勵企業擴大用工規模。
在社保支持方面,《通知》將社會保險補貼範圍擴大至重點產業中小微型企業。企業只要與重點群體簽訂 1 年以上勞動合約並繳納社保,即可按個人繳費額的 25% 獲得補貼,期限 1 年。
此外,穩崗返還政策力道也顯著加大,中小微型企業返還比例上限從 60% 提升至 90%,大型企業從 30% 提至 50%。這些措施預計將為參保企業減輕數以百億計的用工成本。
彈性就業和新業態就業成為政策關注焦點。《通知》要求擴大以工代賑實施範圍,在縣域範圍內規劃實施城鄉融合發展和農業農村基礎建設項目,創造更多就業崗位。同時實施「技能照亮前程」培訓行動,指導技工院校開設先進製造業、生活服務業緊缺專業,並與企業合作進行訂單培養。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房連泉指出,目前就業市場的特徵之一是結構性矛盾。一方面,有些工作無人問津,另一方面,部分求職者難以找到適合的工作。因此,需要加強技能培訓,讓勞工技能與職缺需求相符。培訓的方向要與能創造就業機會、解決實際就業困難的產業緊密結合,以便有效解決就業問題。此外,也應加強公共就業服務平台的建設,提升資訊服務水平,以更好地促進就業市場的供需對接。
知名經濟學者、工信部資通經濟專家委員會委員盤和林則認為,為提升相關服務的精準度和有效性,首先應加強企業用工指導,消除就業資訊不對稱現象,政府要透過網路技術和設置服務專員的方式,將就業的供需資訊連結起來。
困難畢業生幫扶機制進一步改善。《通知》要求建立「一對一」實名幫扶台賬,為每個困難畢業生推薦至少 3 個優質職位。離校後未就業畢業生將享「1131」就業服務包,包括政策宣傳介紹、職業指導、職位推薦和培訓機會。失業保險保障網也進一步織密,對符合資格的失業人士按時足額發放保險金,並納入社會救助範圍。
業內專家普遍認為,當前就業情勢呈現總量壓力與結構性矛盾並存的局面。盤和林表示,穩就業需要建構「穩企業 - 穩市場 - 穩預期」的良性循環。企業作為就業載體,其經營狀況直接影響就業吸收能力,市場需求的恢復是企業發展的前提,而穩定的政策預期則能增強企業發展信心。
《通知》也特別強調要保障失業人士基本生活,對投保失業人口提供失業保險金、醫保代繳等保障,並將困難群體納入社會救助範圍。這套政策組合拳頭既立足當前就業情勢,也為培育長期就業成長動能奠定基礎,體現了政府對穩就業工作的高度重視和系統規劃。
- 檳城漲勢吸金,資金正悄悄進場中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