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定幣,一場50億人的無現金支付改革
BlockBeats 律動財經
「我真沒想到穩定幣已經可以直接花了,就像刷支付寶一樣。」

Ella 有些驚訝地說,語氣裡帶著一種「時代突然追上自己」的錯愕。
她老公是 Web3 圈裡小有名氣的 KOL,平常為了把加密貨幣換成法幣,開了不下五張海外銀行卡。他們甚至專門跑去香港,把 USDT 從指縫般狹窄的窗口裡換成港幣現金。
在越南旅行的第一天清晨,他們走進胡志明市一家連鎖咖啡館,點完拿鐵和法棍,店員指著收銀屏幕上一張二維碼說可以用“USDC”,Ella 拿過老公的電話
那一瞬間,她第一次不是聽人講「穩定幣有多牛」,而是用自己的手指頭感受到,它真的成了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2025 年之前,沒有人想過 Crypto 產業的下一次大規模出圈居然是因為穩定幣。
回顧前兩次,比特幣講的是去中心化的價值共識,NFT 講的是新一代數位文化符號和認同。但它們更像是屬於特定圈層的象徵,穿越過熱搜和朋友圈之後,又回到了少數人的錢包裡。
但穩定幣這次不太一樣。
對我們來說,穩定幣或許仍然是一個概念,是政策新聞,是股價 K 線;而對於世界另一面的人來說,穩定幣早就已經是他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了。
穩定幣講的是生活,是現實。是個在異國打工的人能順利把薪水匯回家鄉,是數位遊牧者在酒館用手機裡的 USDT 結帳,是一個沒有銀行帳戶的年輕人也能接觸世界、參與其中。
拉美|逃離比索的年輕人
布宜諾斯艾利斯的午後總是燥熱。街邊的便利店裡,Federico 拿著手機,靠在櫃檯邊,把剛到帳的薪水從比索換成了 USDT。他在 Lemon Cash 的介面上操作了幾下,幾秒後,螢幕顯示:「Saldo: 873 USDT」。
Federico 二十六歲,是一家本地遊戲公司的 UI 設計師。這是他本月的全部薪水。他沒有去銀行,沒有去提款機,而是像往常一樣,第一時間透過穩定幣把手上的比索換成美元存起來。
Federico 說,他小時候家裡還用玻璃罐存美元,那是他對「存錢」最早的印象。後來瓶子換成了床底下的鞋盒、廚房天花板上的夾層,他父親甚至還把幾張美元紙鈔藏在抽油煙機的後蓋裡。那時美元還算容易換。現在,要拿到美元現金,不但得排長隊,還要冒著被搶的風險。
「我身邊的朋友基本上沒人會留著比索了,誰知道明天還值不值錢。」他聳了聳肩,一副早已習慣的樣子。
2023年阿根廷全年通膨率高達211%,比索兌美元貶值幅度達到74%,過去這些年,通膨讓這裡生活的價格變成一個個持續刷新、沒有天花板的數字。
Sun 是 the-mu 的發起人,他們在世界各地搭建當地的創業家社群。他們在 2024 年的時候來到了阿根廷,組建了這裡的一個 Web3 創業家社區,並組織了多場線下活動。
很有趣的事。他和團隊在 2023 年底來阿根廷考察,在布宜諾斯艾利斯吃一頓午餐的價格大概是 50 塊人民幣;到了 2024 年 3 月他們辦活動的時候,一頓午餐的價格上漲到了 100 塊人民幣;而到了 2024 年底,這一餐的價格繼續上漲到了 130 塊人民幣。在這裡,貨幣早已失去了作為度量衡的功能。
同時,官方匯率還掛在牆上自欺欺人,而黑市的匯率不僅與官方匯率相差巨大,而且令人大開眼界。
「你知道我們這裡有七、八種匯率嗎?」Federico 有點無奈地笑了一下,「連 Coldplay 來開演唱會,都能搞出一個臨時匯率來。」
他說的是 2022年的事,阿根廷政府確實推出了針對國際演唱會的特殊匯率政策,匯率比正常匯率貴得多,以應對當時大幅貶值的比索,並保證演出方獲得足夠美元收益。這是一個把荒誕當作日常的國家。
在這樣不可信的體系中,USDT、USDC 等穩定幣開始像一塊塊浮冰,從水面浮現。一開始是偷偷摸摸地換,黑市的美元不安全,放在床底下也怕被偷、被毀,後來人們發現,手機上的錢包地址,也許是更安全的儲蓄方式。
2024年,拉丁美洲成為全球加密生態擴張最快的地區之一,接收加密貨幣總額超過4150億美元,全球佔比從7.3%升至9.1%,年增速達42%,而在拉美打開加密App的用戶中,有40%來自阿根廷。在這一年,阿根廷加密資產交易總額達到911億美元,有將近 10% 的阿根廷人每月使用穩定幣,活躍程度在最高時一度逼近 25%。
Lemon Cash、Belo 這些本地的穩定幣平台像雨後春筍般長出來,吸收著整個國家對法幣的失望。
「我們的法幣就是一個極度垃圾的 memecoin。」Sun 說這是所有阿根廷本地 Web3 創業家的共識。
阿根廷人從小到大習慣性地抗拒政府、金融系統,對許多年輕人來說,他們成年之後做的第一個重要決定,不是讀哪所大學,也不是選什麼職業,而是怎麼讓自己手裡那點錢不會繼續縮水。他們不再等待一個更好的比索政策,而是選擇不再等待。
這些年輕人逐漸建立一套新的秩序。他們仍然會留著一點比索用來支付日常的小額消費,而更貴重的東西,例如手機、電腦、房租,則直接用美元以及穩定幣結算。生活經驗在逼迫人們不斷尋找一個最可行的方案。
「你在布宜諾斯艾利斯街上隨便走走,10 家店裡可能有兩三家能收穩定幣。」Sun 說,「你還可以去用 Lemon Cash 的 U 卡,這樣你就可以在幾乎所有商戶中花穩定幣了。」
平台時已經是阿根廷峰圖了。」
500 萬月活用戶,較低時也有仍能維持在一、兩百萬的水準。 2024 年,平台全年處理交易總額超過59億美元,第四季單季就突破20億美元。平台內的加密存款總量幾乎翻倍成長,其中存款的 78% 為穩定幣。這批資金背後,是數百萬個放棄銀行、改用穩定幣當作「數位存錢筒」的選擇。
你能看到一個老人在 Lemon Cash 介面上認真地學習如何兌換;一個計程車司機在群組裡問同行,怎麼把 USDT 提成現金;一位高中老師告訴她的學生,「存 USDT 是比在抽屜裡存紙幣安全一點」。
他們用穩定幣儲蓄、轉帳、對沖通膨;Lemon Cash 也已經把穩定幣理財內嵌到了平台裡,有的人還會開始去嘗試平台內的理財功能,吃一點年化收益。 Federico 說他沒那個膽子,過去太多「高利息騙局」讓他對任何投資都敬而遠之。
Sun 提到,曾經推動 DeFi 協議崛起的那一批開發者裡,有相當一部分其實來自阿根廷,比如 OpenZeppelin 的安全團隊、Lambda Class 的研究者、MakerDAO 的「Head of Smart Contracts」。
如今,他們的同胞正在用穩定幣,把那場金融理想帶入了現實生活。
「我們不是不想相信國家,只是我們相信過,代價太大了。」Federico 在訪談中一再說到這句話。
而那種不信任,也在米萊 memecoin 事件之後徹底崩塌。這個在阿根廷原本被看作希望象徵的新總統,被連哄帶騙地捲入了一場加密鬧劇。雖然他後來迅速開除了涉事人員,但社會情緒已經回不去了。驕傲的潘帕斯草原子民心裡的那點區塊鏈好感又一次回到冰點,Web3 創業者被迫重新進入「地下」,很多人開始避免對外公開自己是阿根廷人,只為保護自己,保護家人。
可即便如此,穩定幣還是慢慢滲透了下來。在阿根廷,從年輕消費場景開始,商家已經逐漸開始接受穩定幣支付,雖然目前還稱不上是這裡的主流支付方式,但一旦人們知道如何使用,它就會成為最自然的選擇。
比索在法律上仍是「法定貨幣」,但在人們的生活中,它已經逐漸被冷落。它不再是價值尺度,而更像是必須繞過的障礙。
在這個政府頻繁違約、經濟持續下墜的國家裡,人們開始用 USDT 延續儲蓄,用穩定幣搭建一個不被拖垮的日常。他們的金融生活不再依賴國家,甚至不再依賴銀行。他們的信任,從國家機器上,轉向了一個個鏈上位址。
人們不再等待制度帶來救贖,而是自己找到了活下去的方法。在一個國家貨幣失效的時代,Crypto 成了另一種形式的信任。
東南亞|靠加密貨幣接入世界的年輕人
清晨六點,胡志明市還籠罩在一層薄霧裡。街邊的咖啡館剛開門,店員熟練地把寫著「USDC Accepted」的二維碼牌擺上收銀台,又順手用袖口擦去觸控螢幕上的水汽。
Alex 點了一杯美式,站在櫃檯邊,打開 Bitget 錢包,掃碼、確認、「滴」,一氣呵成。他沒有帶實體錢包,也沒有詢問匯率,使用 USDC 付款就像每天刷牙洗臉那樣自然。
他是烏克蘭人,過去一年和妻子旅居東南亞。從清邁到峇裡島,再到吉隆坡與胡志明市,他們總是在路上。他們屬於一個沒有國界的群體,數位遊民。他們不需要固定的住址,但必須要有一個能夠跨越國界、不受限制的金融體系。對 Alex 來說,那就是 USDC。
「我不去銀行。」他語氣平靜,像在陳述一個不言自明的常識。發薪水、日常消費、儲蓄,全部鏈上解決,不受當地銀行系統影響,也不擔心帳戶凍結。 「錢包才是我真正的銀行。」
這不是特例。
東南亞有著罕見的金融結構錯位:銀行卡沒能深入人群,但二維碼支付卻四通八達。
在印尼,幾乎一半的成年人沒有儲蓄帳戶;在菲律賓,44% 的工薪族還在用紙袋裝工資回家;而越南,信用卡持卡率只有 4%,刷卡消費對多數人仍是稀罕事。但同時,手機上的二維碼早已成為支付主角,從街頭攤販到按摩小店、奶茶鋪,幾乎人人都習慣了掃碼。
印尼全國性的 QRIS 支付網路在短短幾年內覆蓋了超過 3,200 萬商戶,用戶數量超過 5,000 萬人,交易年增速達到 226%。 Lowy Institute 形容這場浪潮是「從夜市烤串攤到嘟嘟車尾燈,支付在無聲中完成。」
這種「卡難普及但掃碼極盛」的現實,為穩定幣提供了自然入口。
Bitget 錢包是最早打通這條路徑的嘗試者之一。他們聯手本地有牌照的法幣承兌商,構建起一整套後台清算機制:用戶前端掃碼付款,後台則實時完成穩定幣到本地法幣的兌換與結算。 Bitget Wallet 的 CEO Karry 說道,「我們上線不到半個月,就已經每天跑上千筆交易了。」
這些穩定幣的使用者中,很多人甚至並不「炒幣」。
曼谷的 Kari 是一位影片剪輯師,客戶大多來自歐美。她以前用 Wise 或 SWIFT 收款,直到某個帳戶因風控被凍結三天。自那之後,她轉向了使用起了 USDC,我不懂區塊鏈,但我知道穩定幣好用,不需要跟平台扯皮。 」
Q 是另一位數位遊牧者,常年在清邁生活,曾用 Infini 推出的 U 卡完成一切:吃飯、叫車、訂酒店、甚至買菜。直到 Infini 停止服務,她才意識到,原來自己早就把生活押注在了這套「鏈上到線下」的支付系統上。
「我現在還在找替代卡。」她說。
她逛過清邁幾家本地換匯點,看到櫃檯上掛著“USDT/USDC 兌換”的標識,也看到微信和支付寶出現在付款方式欄上。但匯率並不友好,USDT 兌泰銖只有 32.6。但她還是願意換,「手續比銀行簡單多了。」
暢行幣圈交易全攻略,專家駐群實戰交流
▌立即加入鉅亨買幣實戰交流 LINE 社群(點此入群)
不管是新手發問,還是老手交流,只要你想參與虛擬貨幣現貨交易、合約跟單、合約網格、量化交易、理財產品的投資,都歡迎入群討論學習!
- 上課抽比特幣:現貨交易高手養成班開課了!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