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指3500點關口前激戰!中國十大券商齊喊:多頭周期未完待續 市場有結構性機會
鉅亨網編譯陳韋廷 綜合報導
中國上證指數上周逼近 3500 點,今 (7) 日開盤小幅開低 0.12%,但多數券商認為,當前市場已突破關鍵壓力位置,風險偏好顯著提升,短期股指仍有上行空間,市場整體仍處於多頭周期。美元走弱帶來的全球資本回流預期持續強化,成為支撐市場的重要力道。

中信證券認為,當前市場具有 2014 年底特徵,指出投資人在港股、小型微盤及產業賽道已累積可觀收益,新發產品溫和回升。非金融領域獲利預期接近底部,政策方向明確但具體措施仍待落地。「十五五」計畫可能帶來新的政策路徑,當前市場僅缺乏關鍵催化因素,中美政策超預期或科技產業突破有望成為行情引爆點,建議關注 AI、創新藥等產業趨勢產業,通訊電子等估值匹配領域,以及軍工等主題板塊。
國泰君安與海通證券表示,股指短期仍有上行空間,但將以橫盤整堅為主。地緣政治預期反覆、經濟政策階段性放緩、年中財報季節臨近及市場供給端變化等因素將使股市進入預期修正階段。金融股行情未結束,成長題材輪動特徵明顯,建議把握高低切換機會。
銀河證券則強調,目前 A 股處於重要壓力位置,若量能不足或核心族群缺失恐導致波動加劇,但中期來看,中國核心資產估值仍低,美元走弱利於外資流入。操作上不建議追高,消費、科技與股利資產的三足鼎立格局將持續,政策預期升溫可能帶來股價催化。
申萬宏源指出,滬指突破帶動風險偏好提升,穩定幣、國防軍工等主題行情活躍。雖然基本面預期尚未達到多頭級別,但今年第四季指數可能有效突破,建議保險配置高股利資產待市場關注度降低後介入,關注 AI 算力產業鏈以及反內捲受益的電力設備等產業。
招商證券亦稱,「反內捲」政策和 AI 產業趨勢是推動市場的核心力量。上市公司削減資本支出改善供需關係,加上 AI 基礎建設帶來的多產業投資機會,構成指數上行的雙重引擎。自 6 月下旬以來,科技類股領漲格局明顯。
興業證券數據也顯示,市場仍存大量結構性機會,7 月進入業績敏感期,軍工、新能源等成長類股及資源品產業勝率較高。「反內捲」政策強化了傳統旺季的價格上漲邏輯,市場將更注重基本面兌現。
浙商證券判斷大盤處於多頭週期,建議持有中線倉位並關注銀行、券商等權重類股,同時配置軍工等科技成長產業,特別提出「1+1+X」配置策略,強調不恐高但避免盲目追漲。
華安證券亦指出,受聯準會 (Fed) 降息預期影響,判斷市場延續震盪。銀行保險高股利行情持續性獲看好,特別是二次分紅預期可能進一步提升股利吸引力。美國關稅協議進展可能擾動全球資本市場。
華金證券則建議均衡配置,高景氣產業如科技成長短期佔優,若行情結束則低估值族群可能接力補漲,關注醫藥、有色金屬及電子、傳媒等政策受益領域。
華西證券維持 A 股穩中向上判斷,認為下半年政策寬鬆空間開啟有利估值提升。「反內捲」政策優化產業供需,Fed 降息預期增強流動性支持,建議配置聚焦年中財報料將成長的風電、火力發電等產業及國產替代主題。
- 檳城漲勢吸金,資金正悄悄進場中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