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繳出52年來最糟上半年表現 市場重新評估美國宏觀信譽
鉅亨網編譯劉祥航 綜合報導
美元在 2025 年上半年遭遇重大挫敗,錄得自 1973 年「尼克森衝擊」以來最糟糕的同期表現。美元指數在此期間下跌超過 10%,從 52 周高點 110 點跌至約 97 點,跌幅接近 11%。分析師強調,這並非尋常的匯率波動,而是一次結構性的重估。

美元作為全球儲備貨幣和避險資產的地位,受到嚴重侵蝕,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川普政府的經濟政策,包括其關稅政策、大規模財政刺激以及聯準會獨立性受侵蝕的疑慮。
報告指出,川普的稅收計畫預計將為美國債務增加 3.2 兆美元,這引發了對華盛頓債務可持續性的擔憂,導致投資者從美國公債市場撤離,轉向德國公債和黃金。
此外,美國成長風險已轉移到國內,降息預期大增,導致殖利率下降,嚇跑了全球資本。美元因此失去了其殖利率優勢。諷刺的是,即使美國股市創下新高,但經匯率調整後,外國投資者的回報卻大打折扣。
市場參與者正在重新調整其美元曝險並啟用外匯避險策略。曾經被看衰的歐元卻逆勢上漲 13%,突破 1.17 美元關卡。黃金也在悄悄閃爍警訊,各國央行持續增持黃金,顯示他們不再將美元視為單向避險工具。
月末資金流動也加劇了美元的跌勢。隨著美國股市在 6 月上漲 5-6%,外國投資者為了對沖其過度避險的部位,在月底拋售美元以重新平衡。儘管紐約市場通常會對倫敦時段的歐元 / 美元漲勢進行反向操作,但這次卻沒有出現這種情況。
亞洲貨幣市場也出現異動,新台幣今年以來已升值逾 10%。台灣央行據報導已進場干預,以防止本幣過度升值損害出口或對持有美元資產的保險公司造成衝擊。這表明各國央行不太可能坐視美元崩跌而其本國出口商遭受重創。
fxstreet 分析師表示,市場傳達的訊息是明確的:如果美國執意實施財政擴張和貿易政策武器化,世界將不會繼續全面為其提供資金。這代表著從基於信任的外匯交易轉向基於實際資金流動的現實,而美元已不再頭戴桂冠。
- EBC全球百萬美金交易大賽 立即體驗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