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泥股東會〉張安平:政府不該一再拖延越南水泥反傾銷案「保護作為在哪?」
鉅亨網記者彭昱文 台北

台泥 (1101-TW) 董事長張安平表示,台灣水泥業正遭受碳費與進口高碳水泥傾銷的雙重夾擊,不理解政府對越南水泥反傾銷案的處理一而再、再而三地往後推「保護的作為在哪裡」,導致國內業者承擔不公平的碳成本。
張安平表示,從去 7 月開始水泥公會推動反傾銷調查案,5 月 21 日財政部確定越南水泥傾銷之後,經濟部還需要 40 天看對產業的損害,並可以再延 20 天,但同一天越南政府就公佈調降自己水泥的出口稅,從 10% 降到 5%,所以對整個水泥業的衝擊還是越來越大。
張安平表示,越南的產能是 1.2 億噸,他自己國內消費不到 6000 萬噸,印尼水泥年產量也是 1.2 億噸,但印尼國內消費也才 6000 多萬噸,但台灣全國水泥一年消費量加在一起,才 1000 多萬噸。
張安平也憂心進口高碳排水泥恐使台灣整體碳排帳單攀升,呼籲必須要有台版 CBAM,才能夠徹底地讓進出口的水泥承擔一樣的碳成本;並建議政府借鏡日本政府將公共工程低碳採購納入國家減碳策略,優先採用低碳水泥的做法。
張安平表示,從越南或其他國家進口到台灣的高碳水泥,其碳排是算在台灣的帳上,當台灣產品出去面對歐盟 CBAM 的時候,這個總帳是算在台灣帳上,並不是不在台灣生產,台灣就沒有碳消費。
針對碳費,台泥總經理程耀輝指出,2025 年的第一個季度,台泥總共提列包括水泥事業體 980 萬元、社會轉型能源和平電力 4244 萬元及電池事業 120 萬元,共 5,344 萬元的碳費準備。
- 海景、醫療兼備!6月說明會解鎖理想生活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鉅亨贏指標
了解更多#空頭均線下殺
#動能指標下跌股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