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美股

iPhone產線難回美 蘋果拆解關稅難題有三招

鉅亨網編譯余曉惠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iPhone產線難回美 蘋果拆解關稅難題有三招 (圖:Reuters/TPG)

美國總統川普周五 (23 日) 對蘋果 (AAPL-US) 揮舞關稅大刀,揚言若不把 iPhone 生產線搬回美國,就要課徵至少 25% 關稅,巴隆周刊 (Barron’s) 報導,分析師認為要蘋果回美生產根本是天方夜譚,但如果川普不讓步,蘋果有幾個調整產品策略的選項,以減輕關稅衝擊。

川普周五在自家社群媒體 Truth Social 上說:「我老早就跟蘋果庫克說過,我希望在美國生產的 iPhone 在美國製造,不是印度,也不是其他地方。如果辦不到,蘋果要向美國繳納至少 25% 關稅。」


蘋果股價周五盤前聞訊重挫,開盤後依然欲振乏力,終場下跌 3.02%,收在每股 195.27 美元。

川普在這個議題上一直很堅決,上個月被記者問到是否希望 iPhone 在美國本土生產時,白宮新聞秘書李威特 (Karoline Leavitt) 說:「當然,總統相信我們有人力、有資源可以辦到。」

但華爾街普遍不認為蘋果能回美生產,Wedbush 證券分析師 Daniel Ives 周五說:「我們認為,讓蘋果在美國生產 iPhone 是天方夜譚,完全行不通。」他預估,把產線搬回美國要花上 5 到 10 年。

美國前總統歐巴馬曾在 2011 年要求蘋果共同創辦人賈伯斯 (Steve Jobs) 把 iPhone 產線移回美國,被賈伯斯回絕,直言「這些工作不會回來了」,因為只有亞洲擁有完整的供應鏈體系——從螺絲到橡膠墊圈,到數以萬計訓練有素的製程工程師——可以製造智慧手機。

但川普態度如此堅決,或許蘋果還是有幾個調整產品策略的選項,以減輕關稅衝擊。

摩根士丹利分析師 Erik Woodring 建議,蘋果可以砍掉 iPhone 利潤較差、儲存空間較小的低階款式,「調整 iPhone 產品組合,可以大幅縮小關稅的衝擊。」

美國銀行分析師 Wamsi Mohan 認為,蘋果可以把新品發表頻率,從一年一次改成兩年一次,這能把造價不菲的生產遷移時間拉長,有助於簡化供應鏈。

蘋果也可以和川普直球對決,逼迫川普撤銷針對 iPhone 的關稅,例如在每一筆銷售收據上加入「關稅附加費」,藉此不斷提醒消費者:手機價格上漲是川普政策造成的事實。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