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大通中國專家:上調中國經濟預期 看好港股A股
鉅亨網編譯王貞懿

在中、美兩國代表於日內瓦的經貿會談取得積極進展後,摩根大通 (JPM-US) 中國經濟學家朱海斌將今年中國經濟增速預測從原先的 4.1% 上調至 4.8%。而摩根大通首席亞洲及中國股票策略師劉鳴鏑則表示,今年最看好港股,預料 A 股也將有不錯表現,稱目前是逢低買進的時機。
中美貿易關係緩和提振經濟增長預期
朱海斌表示,若目前關稅水準可延續是年底,估計中國經濟成長率雖在未來幾季有所放緩,但不會出現特別大幅的下滑。他指出,目前美國對中國的平均實質關稅稅率已降至 41% 左右,中國對美國的稅率約 28%,雖然雙方仍處 90 天談判期,但這已是對等關稅議題拋出後,兩國談判的關稅稅率首次出現優於市場預期的調整。
2024 年中國出口占國內生產毛額 (GDP) 約 30%,貢獻經濟成長 1.5 個百分點,而今年預計此部分貢獻將大幅減弱,但消費與投資將相對提升,以彌補部分缺口。
中國全面政策調整,以提振內需為重點
朱海斌指出,中國正在進行近年來最深刻,影響層面最廣泛的一輪政策調整,2024 年 9 月至 12 月僅是上半場,2025 年則進入下半場。此輪調整涵蓋三大方向:採取更具擴張性的財政策略以支持經濟成長、貨幣政策持續寬鬆,以及經濟結構的再平衡。
首先,今年中國預算赤字率首次突破傳統上限 GDP 的 3% 來到 4%,政府發債規模也較往年大幅增加。鼓勵民眾將消費品「舊換新」的補貼方案規模,已從去年的 1500 億元倍增至 3000 億元,顯示政府積極擴大內需。
此外,在經濟轉型過程中,IT 與人工智慧 (AI) 等領域表現強勁,尤其是年初 DeepSeek 的出現,讓市場對中國的創新能力更添信心。但中國 4 月份零售消費支出仍低於預期,下一步政策重點應放在提振消費,以及強化居民收入與就業信心。
最看好港股表現,科技、醫療仍具投資價值
而劉鳴鏑則表示:「中國股票在 2021 至 2023 年持續下滑後,已在 2024 年找到底部,2025 年將持續向上。」目前是逢低買進的好時機,市場可能在中美 90 天貿易談判結束後突破整理區間。
他特別看好港股表現,對 A 股也持正面態度,仍持續看好網路科技和醫療衛生類股的潛力,但也提醒投資人留意,A 股中業績較弱與估值偏高的公司。
他指出,若美國醫療改革導致藥品價格下調,可能有利於中國創新藥發展。同時,市場尚未充分反映的投資主題包括產業整合(尤其是產能過剩領域)以及金融市場開放。
服裝、鞋帽、家具、家電等出口導向型產業因對美出口佔比高,且相關需求難以在國內消化,可能面臨較大風險,並建議投資人減持電力和能源產業。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