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球財富遷移報告:新加坡成富豪新寵 中國高淨值人士外流居冠
鉅亨網新聞中心

亨利諮詢(Henley & Partners)最新發布的《2024 年亨利私人財富遷徙報告》指出,中國預計有 15,200 名百萬富翁選擇移民他國,蟬聯全球百萬富翁流失最多的國家。與此同時,阿聯酋、美國和新加坡則成為全球百萬富翁最青睞的移民目的地,其中新加坡憑藉其獨特的優勢,吸引了大量高淨值人士湧入。
報告顯示,全球私人財富遷移趨勢顯著,高淨值人士正尋求更穩定的社會、有利的政策環境以及更高品質的生活。
中國百萬富翁流失居首,阿聯酋成首選目的地
《2024 年亨利私人財富遷徙報告》顯示,全球百萬富翁的遷移潮持續,預計中國將有高達 15,200 名百萬富翁移民,位居全球百萬富翁流失榜首。緊隨其後的是英國(-9,300 人)、印度(-4,300 人)、韓國(-1,200 人)和俄羅斯(-1,000 人) 。
與之形成對比的是,阿聯酋以其零所得稅、黃金簽證、奢華生活方式和戰略地理位置,成為全球百萬富翁移民的首選國家,預計將吸引 6,700 名百萬富翁遷入。美國和新加坡則分列第二、第三位,分別預計吸引 3,800 人和 3,500 名百萬富翁。其他受歡迎的移民目的地包括加拿大(+3,200 人)、澳洲(+2,500 人)、義大利(+2,200 人)和瑞士(+1,500 人) 。
報告強調,財富遷移的動機不僅限於物質生活的提升,更深層次的原因在於對社會穩定、政策環境和個人生活需求的考量。這種遷移現象反映了全球經濟、社會和價值觀的巨大變革與碰撞 。
百萬富豪組團出走:追求財務、安全、教育與生活水準
富豪們選擇移民的原因具有共通性,主要考量包括財務投資、工作商業機會、安全保障、教育和生活水準等方面 。對於富豪而言,移民往往比一般人有更深遠的考量,有些東西即便有錢也難以買到,但移民卻能輕易實現 。
以新加坡為例,其吸引力顯而易見:優越的地理位置、精通英文和中文的人才儲備、完善的法治制度、對知識產權的尊重、社會清廉高效、城市整潔安全、尊重市場經濟,以及在全球發達國家中相對較低的稅收政策,都使其成為高淨值人士的理想選擇 。
新加坡何以成為百萬富豪新寵?主要歸因於以下幾個關鍵因素:
資產全球化配置與穩健經濟環境:新加坡作為與紐約、倫敦、香港齊名的全球金融中心之一,國內生產毛額(GDP)持續領先 。其多元化的產業結構,涵蓋科技、金融和製造業等領域,為富豪提供了豐富的投資與商業機會 。強大的經濟實力意味著更穩定的市場環境和更多的財富增值可能,吸引富豪將資產轉移至此,以尋求更大的經濟回報 。此外,新加坡與多個國家簽訂了稅收協定,為富豪提供了稅務規劃的便利,有效減輕稅負 。
實現身份自由與全球通行:根據亨利護照官網的最新數據,新加坡護照免簽全球 193 多個國家和地區,位居全球第一,可輕鬆實現全球通行 。對於事業遍佈海內外的富豪而言,出行的自由度對於管理和拓展海外業務至關重要 。
頂尖教育資源:教育是富豪家庭永恆的話題,尤其注重後代的培養 。新加坡名校林立,從幼兒園到中小學再到大學,擁有眾多世界一流的大學和研究機構 。移民新加坡不僅意味著子女可以接受更優質的教育,還能拓展國際視野,為未來的人生道路奠定堅實基礎 。許多知名人士的子女,如張柏芝的兒子和美國金融大鱷羅傑斯的女兒,都曾在新加坡就讀 。
多元融合與共生共贏:新加坡長期強調「全球公民」(Global Citizenship),鼓勵學生從小學習多元語言、了解國際事務,並保持開放的胸襟看待新移民帶來的多元面貌 。這種多元文化的融合與共生,有助於開闊視野,促進思想交流 。
新加坡的「三板斧」:投資、高效、開放
儘管面積僅香港地區的 66%,新加坡卻贏得了世界級的經濟和政治影響力,這主要得益於其「投資、高效、開放」的三大策略 。
跨國投資:早在 50 多年前,新加坡就開始佈局全球 。1965 年獨立後,李光耀深刻認識到新加坡的局限性,積極推行對外開放戰略,並多次強調新加坡人必須到海外投資,創造海外經濟基礎 。新加坡政府旗下擁有兩大投資巨頭: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GIC)和淡馬錫(Temasek),它們是全球最成功的投資機構之一 。GIC 管理的總資產估計約為 5.0~5.7 萬億人民幣,投資遍及全球 30 多個國家、超過 2,000 多家公司 。截至 2024 年 3 月 31 日,淡馬錫的投資組合淨值為 2.3 萬億人民幣 。
實用主義與高效運作:新加坡及其領導人歷來秉持實用主義原則,注重高效運作 。這種實用主義避免了西方民主體制可能帶來的低效拉扯,也避免了無效的政治教條和內耗 。在新加坡,發展被視為一切,務實精神深入人心 。
放權管理與吸引人才:放權是開放的核心標誌之一 。新加坡的國營企業,如淡馬錫和新加坡航空,之所以成功,關鍵在於「政治隔離」,政府僅作為創投角色,出資並擁有控制權,但不干預管理 。此外,新加坡高度重視人才,建國之初,李光耀一方面嚴厲打擊腐敗,另一方面鼓勵公職人員和企業家建立現代化商業意識,並邀請企業家擔任政府官員,例如商人林金山和現任新加坡交易所董事局主席許文輝 。
在當今社會,無論是普通人還是富人,配置第二身份,為家人提供多一份保障,已成為一種集體共識 。新加坡的成功經驗和其對財富遷移者的吸引力,充分說明了其在全球經濟格局中的重要地位。
- 稅季理財術,掌握資本利得又能減少稅務負擔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