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美股

矽谷的終極野心:AI與機器人全面取代人類勞動、拿走全部薪水

鉅亨網編譯莊閔棻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矽谷的終極野心:AI與機器人全面取代人類勞動、拿走全部薪水。(圖:REUTERS/TPG)

矽谷的終極目標,似乎是讓 AI 與機器人「全面接管」全人類的勞動工作與薪水。史丹佛大學訪問學者、Fair Trained 創辦人 Ed Newton-Rex 近日於《衛報》撰文指出,這些科技巨頭不只想取代藍領和白領,更想瓜分全球約 60 萬億美元的薪資總額。

Newton-Rex 分享,在舊金山一場創投晚宴中,一位成功創業並出售 AI 公司的投資人向現場創業家直言,AI 的潛力不僅是技術進步,而是「可以取代世界上所有工人,並掌控他們的薪資」。



Newton-Rex 表示,這番話揭露了 AI 產業部分人士對於全球經濟的雄心:不僅要建構技術,還要「重新定義價值分配」。

近期新創公司 Mechanize 也直接表態,提出「全面自動化經濟」的藍圖,並已開始招募工程師,投入白領工作自動化的初步階段。

該公司共同創辦人 Besiroglu 指出,僅美國的工資市場規模就超過 18 兆美元,全球總額高達約 60 兆美元,顯示自動化背後潛藏的龐大經濟利益。

Mechanize 目前已獲得 Google (GOOGL-US) 首席科學家 Jeff Dean 與科技 Podcast 主持人 Dwarkesh Patel 等人投資支持。

科技領袖多持樂觀態度,預言「人類將不再需要工作

許多科技界領袖也對未來趨勢發表看法。特斯拉 (TSLA-US) 與 SpaceX 執行長馬斯克就曾預測,AI 與機器人的普及可能使大多數人「沒有工作可做」。

微軟 (MSFT-US) 共同創辦人比爾・蓋茲也表示,未來人類「一週工作兩天」可能成為常態,AI 將接手大部分工作任務。

而這些觀點也獲得 AI 「教父」 Geoffrey Hinton 與知名投資人 Vinod Khosla 等人的呼應,顯示此觀點已不再只是說說而已。

ChatGPT、AI 繪圖與無人車已開始影響就業市場

近年 AI 技術的應用成果已經在部分產業中顯現,例如 OpenAI 的 ChatGPT 自問世以來,已對自由撰稿人與平面設計師產生顯著衝擊。AI 繪圖工具同樣使視覺設計工作出現替代趨勢。

此外,無人車在舊金山街頭的出現,也讓駕駛與運輸相關工作面臨轉型壓力。 OpenAI 的最新模型甚至在程式設計能力上超越該公司首席科學家,顯示 AI 技術正迅速提升。

從工廠到家庭,機器人技術持續擴張

除了軟體層面的 AI 進展,機器人領域也有明顯突破。例如波士頓動力開發的 Atlas 機器人已部署於汽車工廠,執行組裝任務;而其他類型的服務型機器人則能完成沖泡咖啡、送貨與清潔等工作。

企業也正準備將這類機器人引入家庭領域,使機器人化從企業內部延伸至日常生活。

AGI 時代或將提前到來,Google DeepMind 釋出強烈訊號

儘管通用人工智慧(AGI)原被視為長期目標,但 Google DeepMind 執行長 Demis Hassabis 表示,AGI 可能在五到十年內出現,甚至「比預期還要快」。

Google 近期發表的 AlphaEvolve 系統已展現初步 AGI 特徵,意即 AI 未來可能在幾乎所有認知任務上達到人類等級,進一步改變整個社會結構。

經濟紅利是否能公平分配?外界仍有疑慮

雖然科技企業領袖多主張自動化能促進經濟成長與提升生活品質,但 Newton-Rex 指出,歷史經驗顯示,技術進步所帶來的經濟利益往往集中於資本擁有者手中。

當 AI 與機器人成為社會生產的核心,「誰來掌控這些技術」將是影響勞動公平與經濟民主的關鍵問題。

在矽谷願景中,AI 將負責思考與分析,機器人則處理實際執行工作。這樣的分工架構可能徹底改變人類社會對「工作」的定義。

雖然藝人、運動員、政治家等職業因高度個人化較不易被取代,但多數人所從事的工作仍面臨技術替代的風險。

面對未來,人類應思考自身角色與權益

Newton-Rex 最後呼籲,與其對未來科技發展漠不關心,人們應積極參與公共討論,關注技術如何影響勞動權益、收入分配與社會結構。

當 AI 與機器人逐步融入生活與工作,我們每個人都將是這場變革的一份子,關鍵在於:我們是否能在其中保有尊嚴與公平。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