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爾:美國可能進入更頻繁、更持久的「供應衝擊」時期
鉅亨網編譯張祖仁 綜合外電

聯準會主席鮑爾周四 (15 日) 表示,隨著經濟變化和政策不斷變動,長期利率可能會走高。
鮑爾在演講中重點關注了聯準會上次 2020 年夏季進行的政策框架審查。他指出,過去五年情況發生了重大變化。
在此期間,聯準會經歷了一段通貨膨脹飆升的時期,迫使其進行史上最大幅的升息。鮑爾表示,即使長期通膨預期與聯準會 2% 的目標基本一致,接近零利率的時代也不太可能很快回歸。
鮑爾在華盛頓特區舉行的學術研究會議上的書面稿中表示:「實際利率上升也可能反映出,未來通膨可能會比 2010 年代兩次危機之間的時期更加波動。我們可能正在進入一個供應衝擊更頻繁、可能更持久的時期,這對經濟和各國央行來說都是一個艱鉅的挑戰。」
2008 年金融危機後,聯準會將基準借款利率維持在接近零的水準長達 7 年。自 2024 年 12 月以來,隔夜貸款利率一直處於 4.25-4.5% 之間,最近的交易價格為 4.33%。
「供應衝擊」的言論與鮑爾過去幾周發表的言論類似。他警告,政策變化可能會讓聯準會在支持就業和控制通膨之間陷入艱難的平衡。
雖然他在演講中沒有提到川普總統的關稅,但他前幾天指出,關稅可能會減緩經濟成長並加劇通膨。然而,這兩種影響的程度都很難衡量,尤其是川普最近在 90 天的談判窗口期內放棄了更激進的關稅。
即使如此,聯準會在去年將基準利率調降 1 個百分點後一直不願放鬆政策。
- 《Joe’s華爾街脈動》讀者意見募集中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