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美股

陸全靠這六招!蘭德報告:關稅成自殘武器 美想學中國但學不會的產業升級密碼

鉅亨網編譯陳韋廷 2025-04-28 15:30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陸全靠這六招!蘭德報告:關稅成自殘武器 美想學中國但學不會的產業升級密碼(圖:shutterstock)

美國總統川普的關稅政策正引發全球貿易格局震盪,華府智庫蘭德公司 4 月 17 日在一篇名為《超越關稅:美國可以向中國的產業戰略學習什麼》的報告中首次系統性梳理中國產業政策對美國的借鑑意義,當中指出中美制度雖差異巨大,但在美國強化製造業回流的當下,中國在技術追趕、產業布局等六大方面的戰略經驗值得深思。

​​蘭德表示,中國並未依賴傳統以關稅為核心的進口替代策略,而是建構了涵蓋財政激勵、技術合作的多維政策體系。中國透過稅收優惠、研發補貼等組合拳吸引跨國企業投資,2023 年 FDI 淨流入 1800 億美元,同步推動半導體、新能源等戰略產業實現技術跨越。這與美國單純依靠關稅壁壘形成鮮明對比,當美國忙著對 2000 億美元中國商品加稅時,中國已通過「市場換技術」策略在 AI、量子計算等領域縮小雙方差距。


​​​蘭德在報告中也強調,從中國「十四五」規劃到 2035 遠景目標,中國政府制定的產業藍圖涵蓋科技攻關、綠色轉型等關鍵領域,為企業投資提供清晰路徑。這種戰略定力使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在十年內完成從政策扶持到全球領先的蛻變,而美國政策隨選舉改變的特性,導致美國製造業回流計畫屢屢受挫

數據顯示,中國製造業投資連 5 年維持 8% 以上成長率,而美國同期製造業產能利用率波動幅度達 15%。

​​報告中還揭示中國產業轉型的另一關鍵,即從「世界工廠」到「全球市場」的戰略重心的遷移。隨著人均 GDP 突破 1.2 萬美元,中國消費市場規模在 2023 年達 45 兆元人民幣,消費對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 65%,這讓中國企業能在保持外貿競爭力的同時,建構內需驅動的成長新引擎。

反觀美國,製造業成本較中國高 38%,且缺乏足以支撐產業升級的龐大內需市場,強迫產業回流反倒加劇供應鏈脆弱性。

​此外,蘭德還點出美中科技競賽的本質差異,中國將研發經費的 26% 投向基礎科學,培育出全球最大的工程師隊伍,但美國基礎研究投入佔比已滑落至 17%。

該智庫還特別警告,若美國持續削減研發預算,製造業智慧化進程恐將落後中國 5 年以上。

​​至於人民幣貶值助推中國出口的市場誤讀,蘭德的報告中援引國際清算銀行數據指出,中國製造業成本優勢並非源自匯率操縱,而是產業集群效應與勞動生產率提升。當美國企業困擾於自動化改造成本居高不下時,中國工廠通過機器人密度達每萬人 322 台的技術迭代,實現單位產品成本下降 19%。

​​蘭德在報告中還示警稱:「中國的經驗告訴我們,產業競爭不是零和遊戲。」關稅大棒不僅難以遏制中國崛起,更可能加速全球供應鏈「去美國化」進程。

報告最終建議,美國必須放棄「遏制思維」,轉向與中國在技術標準、碳中和等領域構建「競合新模式」。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