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產虧損創新高!受北美市場拖累2024年度巨虧7500億日元 憂汽車關稅致5000億損失
鉅亨網編譯陳韋廷 綜合報導 2025-04-25 15:00

日產汽車股價今 (25) 日收高 2.03% 至每股 336 日元,此前該車廠公布 3 月為止的 2024 年度財報,虧損 7500 億日元,遠遜於 2023 財年的獲利 4266 億日元,主要受到北美市場銷售低迷、資產減值及結構性改革費用激增拖累。
這家日本汽車巨頭此前最大年度虧損紀錄出現在 1999 財年 (2000 年 3 月為止),虧損 6843 億日元。日產還預估全年營業獲利 850 億日元,此前預估 1200 億,市場預估 1187.1 億日元。
日產周四 (24 日) 公佈 3 月產銷報告時指出,全球產量年減 11.3% 至 25 萬 261 輛,全球銷量 35 萬 3463 輛,年減率 3.4%,主要市場北美銷售低迷等產生負面影響。
日產原定於 5 月 13 日公佈 2024 財年的財報,2024 財年全球銷量亦年減 3% 至 335 萬輛,比原計畫少 5 萬輛。
日產預估,對日本、墨西哥等工廠的資產價值重估造成超過 5000 億日元損失,加上裁員等結構改革產生的 600 億日元額外支出,營收料將微降至 12.6 兆日元,營業利潤更暴跌 85% 至 850 億日元。這是該公司自 2019 財年以來首次出現年度虧損,也是繼 1999 年 6843 億日圓虧損後的歷史第二差業績。
分析人士指出,北美市場的疲軟表現是日產陷入危機的主因。作為最大市場,美國對進口車加徵關稅的政策直接衝擊日產的出口業務。目前日產從日本和墨西哥工廠向美國出口的車型面臨成本攀升壓力,即便該車廠宣佈將九州工廠部分針對美國市場的生產轉移至當地,但預計難以扭轉頹勢。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虧損還伴隨著日產史上首次年度分紅取消,反映出日產財務狀況的急劇惡化。
去年 11 月,日產啟動涉及 100 萬輛產能削減,約佔總產能 20% 以及裁員 9000 人的結構性改革行動來因應危機。這項被稱為「日產復興計劃」的舉措包括關閉全球三家工廠、裁撤全球管理部門 2500 個及工廠 6500 個職位。
新任社長兼執行長 Ivan Espinosa 周四表示,日產對生產資產進行了徹底清查,透過減損處理和人員優化來穩定業務基礎。
然而,市場對此反應冷淡,畢竟此類「斷臂求生」措施雖能短期止血,卻難以掩蓋核心業務競爭力下滑的本質。
更令業界擔憂的是,外部環境持續惡化。美國川普政權推動的關稅政策不僅影響日產對美出口,更可能引發其他國家的貿易報復。
與此同時,全球經濟成長放緩導致汽車消費需求轉弱,電動車轉型所需的巨額投資也加重日產的財務負擔。儘管日產打算加速向電動化轉型,但現有產品線和技術儲備與特斯拉、中國新能源車廠的差距正在擴大。
人事變動也為日產的復興增添變數。前社長內田誠因業績不振與本田合併談判破裂在上月底辭職,Espinosa 臨危受命接掌帥印。
專家指出,新管理層需要同時處理產能調整、工會關係、股東訴求等多重矛盾,短期內恐難以扭轉市場信心。更嚴峻的是,若美國進一步提高關稅壁壘,日產恐被迫重新評估其全球供應鏈布局,甚至考慮退出部分海外市場。
- 華爾街頂尖分析師專欄Joe’s華爾街脈動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