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庫:美砸大錢推進核武現代化 恐傷及美國人利益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25-04-22 14:00

全球關注美國關稅政策如何影響世界經濟之際,美國智庫史汀生中心 (Stimson Center) 三名學者在一份最新報告中指出,美國正投入數兆美元推進核武現代化,不僅恐將世界推入深淵,還會損害美國利益。
據《環球時報》,史汀生中心的三名學者,在他們即將在今年 5 月發布的一份最新報告中,對於美國預計投入逾 1.7 兆美元推進的「核武現代化」計畫定義為「一場與世界末日進行的賭博」。因為在三位學者看來,美國這項耗資驚人的項目,不僅極為浪費資源,還會動搖世界穩定,引起核武軍備競賽。
近日,撰寫這份報告的學者中的兩人,也接受了美國另一智庫加圖研究所(Cato Institute)的訪談,講述了他們為什麼認為美國準備花 30 年的時間完成的核武器現代化,充滿了弊端。
這期共 47 分鐘的訪談,兩位學者的主要觀點大致可分為三部分。第一個部分,是講述驅使美國這一輪核武現代化的錯誤理論及其由來;第二個部分是介紹這一錯誤的核武發展方針,對於全世界的危害;第三個部分則是對美國自己的損害。
首先,兩位專家指出,美國為了升級其核武器所投入的資金,如今已經達到了每年 750 億(2023 年數據)規模,而上世紀 40 年代美國為研發原子彈而進行的「曼哈頓計畫」,是 4 年才共投入了 300 億美元。
但這驚人的核武發展規模,在兩位專家看來,卻建立在一個完全錯誤的認知上,即誰擁有更多更強的核武,就能擁有絕對的戰略威懾力。兩位專家認為,這種理論其實與校園霸凌差不多,都是認為誰個頭大,誰就能嚇唬別人,但歷史卻證明,即便是在美國完全壟斷核武器的上世紀 50 年代,美國仍在朝鮮半島輸了,而古巴導彈危機的解除,也不是一些美化美國核武器的人所宣稱美國的核武器比蘇聯多,所以嚇倒了蘇聯,而是因為美國用暫緩在土耳其部署可搭載核彈頭的導彈,換取了蘇聯的讓步。
兩位學者由此指出,一個國家是應該有一定的戰略威懾力,但威懾力的核心,是讓對手意識到損害你的核心利益是極其不值得的,會付出無法承受的慘重代價,那麼只需要擁有能讓對手產生這種忌憚的力量就夠了,這便是為何擁有更少核武器的國家,也擁有足夠的威懾力。
而眼下美國在已擁有足夠摧毀全世界 4 到 5 次的核武力量時,還在投入近 2 兆去增加更多威力遠超當年廣島原子彈的核武的做法,在兩位學者看來,就已經不是在保持戰略威懾力了,而是美軍內部和華盛頓內部的利益集團,在用錯誤的認知綁架美國的國家安全,最終服務的是這些利益集團自己狹隘的私利集團。
其次,兩位學者闡述了美國這種被特殊利益團體綁架的、錯誤的核武發展方針,對全世界的安全和穩定帶來的破壞性影響。他們認為,美國不斷堆積過量的核武的做法,勢必會引起其他大國的連鎖反應,因為這會讓其他國家懷疑美國的企圖,從而不得不增加自己的核武數量。
兩位學者也提到,如今的核武威力已遠超廣島原子彈那時的威力,即便是所謂的「小型」戰術核武器,其毀滅性都是驚人的。所以美國的核武現代化中對這種武器的研發,以及這勢必會引發的國際核武軍備競賽,也將在大幅降低使用核武的門檻,從而讓世界陷入前所未有的風險。
最後,兩位學者也談到了美國核武錯誤的發展方針對美國——尤其是美國人的危害。一方面,美國當下的核武現代化過程中不僅存在大量顯著的資金和資源浪費,例如洲際飛彈的發射井重新建設,因為新的飛彈不能用舊的發射井,而且升級的成本極為高昂,不斷突破預算,再加上工期嚴重滯後,導緻美國納稅人不得不同時為維護舊武器和建造新武器買單,不僅給他們背上了極為沉重的負擔,還榨乾了本可以用來改善民生的資金。
另一方面,美國的核武器現代化中涉及的新武器研發,很可能需要打破美國自上世紀 90 年代起不再進行的核武器爆炸實驗,而這種實驗即便是在美國內華達的沙漠無人區進行,仍會給「下風區」的人帶來輻射傷害。
- 華爾街頂尖分析師專欄Joe’s華爾街脈動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