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台股

〈中華信評展望〉台灣金融產業展望穩定 overbanking有改善但無實質改變

鉅亨網記者陳于晴 台北 2025-04-16 17:33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中華信評今 (16) 日發表對於台灣金融產業展望穩定的看法。(鉅亨網記者陳于晴 攝)

中華信評今 (16) 日發表對於台灣金融產業展望穩定的看法,近期的關稅貿易不確定因子對產業影響屬於間接性,但體質較弱產業信用損失恐升高,許多銀行開始注意資產品質,整體來說,銀行業仍擁有允當至強健等級的資本緩衝空間,有助因應市場不確定性。談到近期國內金融整併潮,中華信評認為,overbanking 現象短期內不會有太明顯的改善,而證券業預期未來可以看到更多合併,有助長期業務穩定性。

中華信評副首席分析師何思嫻說明,台灣經濟與美國關聯度很高,因此,美國政治變化會影響到台灣的家計單位與企業,進而影響銀行業,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增加,也會提高經營環境的風險。


中華信評認為,台灣銀行業的授信成本可能會增加,但資產品質應能維持強韌,主要因台灣銀行業具有穩健的授信提存,與亞太地區其他的國家相比,台灣銀行業信用成本仍相對較低。

近年銀行業競爭也出現變化,過去十年,公股銀行市占率持續下滑,但在整體銀行業系統中,仍占有很大的比例,重要性還是相對高,不過,銀行業過度競爭,使得整體銀行業面臨較高的風險,儘管近來有多起合併案,包括台新新光銀行合併、永豐銀行併購京城銀行等,競爭對手數量減少,但行業競爭態勢並無太大影響,獲利能力在亞太區內仍較低,但具一定韌性。

證券業併購案方面,包括富邦證併日盛證、台新證併元富證等,都是為人所知的案例,除了這些綜合券商之外,國內還有一些獨立的小券商,近年也都有進行整併,未來可望看到更多券商合併,將有利於證券業維持長期的業務穩定性,至於對短期的競爭態勢與市場定價自律的影響,效果還是有待觀察。

談及去年房市過熱引發限貸及第七波打炒房,何思嫻指出,台灣去年的房貸增長率高達 10%,但最近不動產市場需求有放緩,加上主管機關相對放緩管控,中華信評認為,未來房貸的增速應該會慢下來,需求放緩可能導致房價修正,同時逾期放款恐會增加。

根據最新報告,目前台灣銀行房貸乘數較低,大約介於 55% 到 60%,且大多數銀行都具有良好的資本緩衝空間,總體來說,應可因應國內房市中等程度的價格波動。

在不動產逾放增加的壓力情境下,銀行的核心獲利仍可吸收不動產市場波動導致的潛在授信損失。不過,部分規模較小、且不動產放款集中度高於平均的銀行業者可能較易受房市波動的影響,並進而對獲利與資本水準造成壓力。

舉例來說,假設房貸的逾放比上升至 2%、土建融的逾放比達到 6%,兩者相加,合併授信損失仍低於 25 個基本點,也就是說,相比銀行近年來提存前的資產報酬率約 80 至 90 個基本點,整體逾放情形應該還是在可以吸收的範圍之內。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