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A股港股

焦點:中美貿易戰對大宗商品市場的影響

鉅亨網新聞中心


美國周五開始對34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加征關稅,北京方面則表示將對類似金額的美國商品采取報覆性措施,這其中包括大豆、豬肉和棉花。

截至周五下午,中國政府尚未正式確認之前宣布的報覆性關稅已經生效。

不過這些針鋒相對的措施令中美兩國的貿易爭端升級,全球大宗商品市場也越來越卷入其中。

美國的加征關稅措施於北京正午之後(0401 GMT)正式生效。



美國和中國也都發布了第二批計劃加征關稅的商品名單,涉及兩國各自160億美元的商品。這將打擊美國的能源出口,比如煤炭、原油等。尚不清楚這些措施何時生效。

以下是受已采取的和計劃中的加征關稅措施影響的市場:

食品:

中國關稅舉措將對大豆產生最大影響。大豆是2017年美國最大的對華出口農產品,出口額約為127億美元。在2016年大選中支持特朗普的愛荷華和德克薩斯等州農戶將因此受到傷害。

關稅戰爆發之前,中國對美國大豆的買興已降至極低水平,只有一艘美國發往中國的大豆貨船仍在海上。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大豆進口國。

這艘名為「飛馬峰號」(Peak Pegasus)的貨船正在為中國儲備糧管理公司運送7萬噸美國大豆。該船原定於周五下午5點(0900GMT)抵達大連,就在關稅生效幾小時之後。

一個美國交易商表示,一些標記為發往中國的貨物本應在美國太平洋西北部海岸裝船,但由於出口商竭力想避免繳納關稅,這些貨物有可能要送往別處。

但未來幾個月,中國將力爭找到美國大豆的替代貨源,這種形式迫使大豆加工企業支付額外關稅或找到替代品。

荷蘭合作銀行在研究報告中稱,估計中國可能不得不購買多達1,500萬噸加征關稅後的美國大豆。壓榨商至少在短期內不太可能轉嫁增加的成本,這將進一步損及本已很低的利潤。

最大的影響將出現在9月開始上市的美豆銷售上。

與此同時,全球最大的大豆出口國巴西很有可能會“收拾殘局”,但周四一貿易協會警告道,巴西今年或許要自美國進口大豆以滿足國內壓榨商的需求。

美國豬肉在稍早一輪的貿易糾紛中已背負關稅的沖擊,現在還要再面臨25%的加征關稅,由此總計關稅稅率將高達62%。

歐洲豬肉將從美國手中獲得部分市場,去年對中國市場出口規模接近5,000億美元。自4月2日加征25%的關稅後,美國豬肉出口已接近於停滯。

能源:

流向中國的美國原油數量創紀錄新高,盡管中國計劃對美國原油課征關稅,恐將切斷美國出口商一條不斷增長的原油新出路。

湯森路透貿易流向數據顯示,在德州與阿拉斯加州裝運的九艘船只共2,260萬桶原油將在未來五周內抵達,總值約20億美元。

這相當於70萬桶/日,中國日進口量的8%,對於新加入中國市場的美國而言是一龐大數量。

若加征進口關稅,那麽美國原油的競爭力將不敵其他原油,可能導致中國采購減少,並迫使美國原油企業尋找其他買家。

能源顧問機構Wood Mackenzie表示,全球油市供應相對充裕之際,美國「將很難找到像中國這麽大的替代市場,」因中國買家占美國海外原油銷售比重達20%。

中國可能從俄羅斯或沙特尋求替代美國原油進口;俄羅斯和沙特近期宣布提高產出的計劃。

其他能源產品方面,中國避免將美國液化天然氣(LNG)納入課稅範圍,但若與美國間的貿易戰惡化,這可能是一大潛在武器。

但如果有第二輪關稅登場,煤炭可能成為交鋒對象。

對於中國,要從其他地方取代美國煤炭進口並不困難,但美國失去了全球最大的煤炭進口國,則將使得西維吉尼亞州的企業受挫;該州在2016年總統大選中大力支持特朗普。

路透北京7月6日

更多精彩內容
請登陸財華智庫網 (http://www.finet.com.cn)
財華香港網 (http://www.finet.hk)或
現代電視 (http://www.fintv.com)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