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心看待人民幣匯率本輪補跌走勢 更無需「杯弓蛇影」
鉅亨網新聞中心
路透北京6月22日 - 一石激起千層浪,中美貿易爭端升級引發中國股市和匯率掀起波瀾,人民幣兌美元大跌千點,企業和自營避險情緒明顯升溫,市場人士指出,本輪大跌仍屬於在全球避險情緒升溫推漲美元背景下的正常行情,中美貿易摩擦升級短期沖擊市場情緒,但不必「杯弓蛇影」。
他們認為,和2015年底和2016年的兩波股匯雙殺的不同,本輪匯率大跌主要受中美貿易摩擦和美指走升的雙重拖累,市場走勢基本遵循定價機制,尚未出現明顯恐慌性交易,監管對人民幣大幅波動的容忍度亦有所上升;而監管層亦要警惕貶值預期可能惡化的挑戰。
「貿易戰引發避險需求導致的美元階段性急速升值,全球貨幣普遍兌美走弱,人民幣在新興市場貨幣中的表現反而是相對穩健和堅挺的,這反映了人民幣基本面的夯實。」工銀國際研究部主管、首席經濟學家程實指出。
法巴銀行中國利率匯率策略師季天鶴亦認為,中美貿易摩擦從實體經濟層面看短期對匯率影響不大;但對金融層面的影響較大,最直接的是利率調整,疊加中國央行未跟隨美聯儲升息,引發貨幣政策寬松微調和中美利差持續收窄預期升溫,削弱了人民幣支撐,加上季節性因素,匯率短期的確易貶難升。
多位外匯交易員認為,短期整體人民幣還在有限的區間,不會走出很長的貶值趨勢,中美貿易爭端升級對匯率的影響將是「階段性的」,企業結購匯相對均衡的格局尚未動搖。
中信證券明明研究團隊報告亦指出,本輪人民幣貶值與2016年不同,2016貶值的主因為資本外流,國內企業對外投資加速引發外儲下降,加上企業和銀行償還外債、個人購匯流出及借道經常項目的流出,推動人民幣貶值和外儲下降加劇的惡性循環,引發2016年人民幣匯率的貶值。
報告強調,本次人民幣貶值主要誘因是美元走強,總體而言,強勢美元給全球市場帶來巨大的波動,新興市場國家貨幣更是呈多米諾骨牌式貶值,人民幣相對韌性較強。
**補跌,但不必恐慌**
盡管有貿易摩擦的幹擾,但去年以來連續五個季度的強勢人民幣行情令企業累積了不少外匯頭寸,支撐人民幣在本輪美元大幅反彈形勢下,相比其他新興市場貨幣保持相對偏強的走勢,參考對一籃子貨幣的CFETS人民幣匯率指數頻創新高。
在這樣的基礎下,市場人士指出,只要國內經濟基本面不發生大波動,在當前跨境資本流動形勢相對穩定的背景下,人民幣匯率不至於出現大幅貶值,但一波補跌行情恐難避免。
一般而言二季度是中國傳統購匯高峰期的開端,6-8月是境外上市企業分紅購匯高峰期,外資企業亦有利潤匯回的購匯需求,加上企業在下半年會做一些遠期和期權等衍生品交易,都會對匯率構成壓力。
「二季度起(人民幣)壓力會大一些,每年都是如此,...現在單方向做空人民幣的動力還不足,大家判斷美元也不會大幅上漲。」一中資行交易員指出。
季天鶴強調,未來匯市就看這一波購匯流的強度,現在匯價處於中性位置,貶值不算厲害,很多企業在6.5的位置剛剛解套,不少企業今年很開心,只是暫時不出來,但不代表這些結匯需求沒有了,到了高位,還會出來,不難阻擋住貶值趨勢。
事實上,人民幣匯率基本面仍有較強支撐。從跨境資金來看,當前中國跨境資金流動形勢穩定平衡,資本流出壓力較小。其中截至5月底,境外機構持有中國債券規模連續16個月攀升,同比增長82.44%。結售匯數據亦顯示外匯供求關系得到改善。
中國5月銀行結售匯順差環比增逾八成至194億美元,為連續第二個月出現順差,外管局發言人稱,這主要是企業、個人在匯率預期平穩環境下,自主調節境內 本外幣資產的結果,當前中國跨境資金流動形勢保持基本穩定,主要渠道的跨境資金流動平 穩增長、總體平衡。
**警惕貶值預期“心魔”再起**
盡管中國人民幣匯市的基本面仍相對穩定,但仍要警惕參與機構相對單一而導致的預期一致化傾向,警惕如2016年出現的貶值預期「心魔」再起。
有中資行交易員認為,受端午節期間多個負面消息集中出爐拖累,尤其是中美貿易爭端進入比較實質性的階段,市場一邊倒購匯情緒趨濃,加上近期美元持續反彈,人民幣匯率的市場預期有所改變。
「當前,人民幣最大的風險,不是基本面,而是貶值預期憑空再起甚至向心魔演化。」程實提到。
他強調,其仍對人民幣今年走勢依舊維持中樞穩定、雙向波動的判斷。當前美元在尋頂和築頂階段,美元指數上升空間有限,人民幣有望在區間內漸次緩解當前貶值預期的壓力,維持穩健態勢。
在季天鶴看來,只要沒有糟糕的情緒或者恐慌的單邊走勢,監管層未必會出來,即使出來也不會在這麽低的位置,沒有這個急迫性,
「估計央行不到6.7或者6.8是很難出來的,只是央行可能會重新思考利率政策前景。」他稱。
他並強調,從策略交易上來說,可以等待更好的結匯時機,做多人民幣。“我們對中國經濟很有信心,隨時準備做多人民幣,從交易角度將看多。”
此外,市場呼籲監管層加快匯率市場化改革。CF40高級研究員管濤此前亦告訴路透,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應該還有進一步完善的空間,現在預期分化和風險緩解創造了改革的有利條件,並更期盼有實質性的動作,要麽匯率形成機制有進一步完善舉措,要麽就是外匯市場發展。
中信證券明明團隊報告亦指出,面臨強勢美元,而應該考慮進一步推進匯率市場化改革,進一步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促進金融對外開放防止資金過度外流,從而減少市場扭曲,增強中國宏觀經濟應對外部沖擊的韌性。同時可以配合一定的資本管制政策,以實現穩定跨境資金流動的目標。
來源:路透社 作者 李文科
更多精彩內容
請登陸財華智庫網 (http://www.finet.com.cn)
財華香港網 (http://www.finet.hk)或
現代電視 (http://www.fintv.com)
- 此時該續抱美股還是出場為妙?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