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懂區塊鏈的央媽:中國央行
鉅亨網新聞中心
盡管對比特幣等數字貨幣交易持否定態度,但中國央行無疑是全球最懂區塊鏈技術的央行。
據小蔥APP報道,在前不久發布的2017全球區塊鏈企業專利排行榜(前100名)中,中國央行旗下的數字貨幣研究所以33個專利的數量排名第三,僅次於阿里巴巴和美國銀行。
而且小蔥發現,央行關於區塊鏈的所有專利,都是在2017年獲得,而且中國央行是上榜的唯一一家央行和官方機構。
該榜單由知識產權產業媒體IPRdaily聯合incoPat創新指數研究中心發布,數據範圍為2017年全球公開公告的專利數量,包括發明申請、實用新型、外觀設計專利。
該榜單清晰的顯示出中國在全球區塊鏈研究方面的領先地位,前100名中,中國入榜的企業占比49%,其次為美國占比33%。
而且前10名中,中國企業占了7家,美國僅2家。
周小川:數字貨幣有技術上的必然性
從數據中不難看出,中國央行對於區塊鏈和數字貨幣研究上取得的成就,絲毫不亞於榜上的全球頂尖的科技、金融企業。
這也印證了中國央行行長周小川表態。在昨天的新聞發布會上,周小川表示,央行較早就開始關註數字貨幣、區塊鏈和分布式賬本技術等新興金融科技,也在和業界共同進行研發。
他認為,數字貨幣發展有技術上的必然性,未來可能紙質貨幣、硬幣等會逐漸縮小,甚至不存在了,中國的數字貨幣在研發到一定階段以後會進入測試階段。
但他同時強調,對於數字貨幣的發展要相當慎重,研發數字貨幣要經過充分測試,可靠後再推廣。
他還提到,在考慮新技術的同時,在服務方向上要清楚,不希望創造一種可投機的產品,讓人有一夜暴富的幻想,而是要強調服務實體經濟。
對於市場上發行數字貨幣的行為,周小川認為,要考慮給消費者、零售市場帶來效率、安全、隱私保護,要考慮大局,不要跟現行的金融秩序、金融穩定直接沖突。
他指出,不慎重的產品要停一下,一些有前途的要經過測試後再推廣。在投入運行之前,一定要考慮到跟消費者、投資者的關系。如果在測試還不太充分的情況下迅速擴大,則會產生問題。
對於當前火熱的數字貨幣交易,周小川認為要更加慎重。他指出,虛擬資產交易在中國不太符合金融產品和金融服務要服務實體經濟的方向。
至於接來下是否還會出台監管政策,周小川提到,未來的監管是很動態的,具體要取決於技術成熟程度,以及測試評估情況,這還有待觀察,也不是說馬上要拿什麽樣的監管措施。
法定數字貨幣
周小川昨天會上還表示,央行正在研發數字貨幣DCEP。他介紹稱,人民銀行在3年多以前就組織了數字貨幣相關研討會,隨後又成立了研究所,最近正在和業界組織分布式研發。他透露,央行目前正在研發的數字貨幣叫DCEP,DC即數字貨幣,EP指電子支付。
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所長姚前2017年年底也曾談到了央行對於數字貨幣的構想,提出要構建良好的數字貨幣生態系統。
姚前稱,未來的法定數字貨幣體系將有著自己的生態系統,整個生態圈是「央行-商業銀行-終端用戶」。其中,終端用戶涉及全社會各種主體,可以是機構,包括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NGO等,也可以是個人。連接整個生態圈的,是通信基礎設施即終端用戶的終端設備。
*本文來自華爾街見聞
更多精彩內容 請登陸財華智庫網 (http://www.finet.com.cn) 財華香港網 (http://www.finet.hk)或現代電視 (http://www.fintv.com)
- 此時該續抱美股還是出場為妙?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