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貿工部:今年貿易成長料不顯著
鉅亨網新聞中心
馬來西亞貿工部預測,該國 2016 年貿易成長不顯著
馬來西亞國際貿易暨工業部長慕斯達法視察巴生港自由貿易區及西港時表示,全球經濟面對嚴峻挑戰,導致馬國 2016 年貿易停滯不前,預料全年成長並不顯著。世界銀行 2016 年已二次下修馬國經濟成長預測值,馬國已將該因素及其他國際組織發出全球經濟將面對嚴峻挑戰警告,考量在內;馬國經濟成長目標也從 2014 年實質經濟成長率 6%、2015 年的 5%,進一步下調至 2016 年 4% 至 4.5%。
慕斯達法部長續稱,馬國為仰賴出口貿易的國家之一,勢無法抗拒全球經濟低迷衝擊。儘管如此,馬國政府仍須積極招商引資及推動貿易,因為這是國家的經濟命脈。馬國貿工部已向首相納吉表達 2017 年財政預算案的三大期許:包括 (一) 須繼續設有招商引資及推動貿易的預算;(二)須更關注中小企業發展,因馬國目前擁有 65 萬家中小企業,提供國民逾一半就業機會,以及第 (三) 須撥款鼓勵出口貿易,包括推動中小企業參與出口及開發新市場。
慕斯達法部長另指出,儘管馬國貿易成長放緩,但主要港口─巴生港 (含西港及北港) 憑著轉口貨運,港務蓬勃發展,貨櫃處理量一再攀高。目前西港大部分貨櫃處理量為轉口至東南亞其他國家,使巴生港崛起成為世界轉運中心。目前東南亞 3 個貨物集散中心的港口,馬國就占兩個,即巴生港及柔佛州丹絨柏勒巴斯港口(Port of Tanjung Pelepas),另一個則為新加坡港。巴生港具備 3 大優勢,即地理位置處於亞洲中心的馬六甲海峽、擁有 15 至 17 公尺深,可讓大貨櫃船停靠的深水碼頭,以及競爭力與日俱增,包括成本、生產力、貨物處理效率及員工素質。
2016 年前 8 個月,馬國投資發展局共核准 159 件製造業投資計畫,投資額 358 億 6,000 萬馬幣 (約合 86.75 億美元) 製造業投資,估計可創造 3 萬 9,872 個就業機會;其中雪蘭莪州投資額為 38 億 2,000 萬馬幣,僅次於柔佛州,位居全國第二位;主要投資項目為食品製造、金屬產品、化學與化工產品、機械、科學儀器及石油產品等產業。(資料來源:經濟部國貿局)
- 如何發揮多重資產策略的最大優勢?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