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安期貨1隊】供給端暗流涌現,豆一、豆粕震盪不改
鉅亨網新聞中心
9月份以來,美豆在受美國2016/17年度大豆產量上調進而期末庫存上調施壓,不過在南美大豆上市之前,美豆將壟斷全球大豆供給,這將對美豆形成支撐。不過南北美天氣因素的風險將是階段性提升美豆風險升水的關鍵,持續關注。大豆進口量在9-10月份預期到港量同比下滑,港口庫存環比下降及預期到港量同比下滑將階段性支撐國內豆粕。國內生豬存欄量環比小幅下降,而能繁母豬存欄量環比下降也限制後期生豬存欄的增速,維持豆粕階段性震盪判斷。
供需因素分析
1、9月份USDA報告中性偏空,關注天氣因素
美國農業部9月份供需報告,其中關鍵的調整點集中在下調2016/17年度巴西大豆產量200萬噸,維持阿根廷2016/17年度產量5700萬噸,而單產的大幅提高使得美國2016/17年度大豆產量至1.1453億噸。印度2016/17年度大豆產量下調70萬噸至970萬噸,中國2016/17年度大豆產量上調30萬噸至1250萬噸。
其中讓市場關注的調整預期主要集中在對2016/17年度巴西、阿根廷的產量上,美國農業部對2016/17年度巴西大豆產量下調200萬噸,而主要原因是基於種植面積下調的預期。至於市場預期2016/17年度阿根廷大豆產量,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是市場關於阿根廷玉米出口關稅取消及仍對大豆、豆粕、豆油實行差額關稅,雖然仍處於每年下調5%的進程中,基於此大豆轉種玉米的預期仍然較高;另一方面,主要集中在拉尼娜的發生對阿根廷大豆產量的侵害,這將成為市場預期持續發酵。基於此的市場預期,這將成為潛在的利多因素推升美豆的升水。
9月12日,美國農業部對美國國內的供需報告進行調整,其中大幅上調單產1.7蒲式耳/英畝至50.6蒲式耳/英畝,高於市場預期的49.5—50.1蒲式耳/英畝的區間上限。單產的上調並未給市場太多的驚喜,對出口及國內壓榨的調整才是市場後期關注的焦點。
除了對2016/17年度美豆單產進行答復上調外,美國農業部還對9月份的美豆2015/2016、2016/17年度壓榨及出口進行較大幅度的調整。其中上調2015/16年度美豆出口量0.6億蒲式耳至19.4億蒲式耳,致使2015/16年度期末庫存跟隨下調0.6億蒲式耳;美豆2015/16年度產量上調1.41億蒲式耳,壓榨量上調0.1億蒲式耳至19.5億蒲,出口上調0.35億蒲式耳至19.85億蒲式耳,致使2016/17年度美豆結轉庫存較8月份上調0.35億蒲式耳至3.65億蒲式耳。
目前市場的背景因素主要集中在在9月份至明年美豆上市期間,全球大豆供給主要由美豆提供,也就是美豆將階段性的壟斷全球大豆的出口。在這個背景下,全球大豆的供給端也就經不起意外的損失或者延遲,根據NOAA對6-10天的天氣展望來看,美豆產區天氣依然面臨降雨威脅,這將延遲大豆收割進程,階段性的對出口產生影響進而對大豆形成支撐,持續關注美天氣因素。
南美天氣無疑也是後期需要關注的重點因素,9月15日之後,如果巴西大豆播種進度延遲的話,將延遲與美豆進行競爭,將加劇美豆在全球供給壟斷的時間,這將進一步支撐美豆,持續關注南美天氣及播種進度及出芽率等監測指標。
2、進口大豆到港量有望同比回落,國內階段性供給壓力減弱
從中國海關得到的最新數據顯示,2016年7月份大豆進口為776萬噸,環比增加20萬噸,同比下降174萬噸。根據最新船期,9月份大豆到港量為550萬噸,將階段性的難以形成明顯供給壓力。
數據來源:華安期貨行業研究中心;匯易;中國海關
截至9月19日,進口大豆港口庫存656萬噸,環比下降28萬噸。進口量在9月份預期到港量同比下滑,港口庫存環比下降及預期到港量同比下滑將難以對豆粕形成支撐。
3、轉基因概念升水擠壓,豆一與美豆波動因素趨同
自2008年以來,國家對大豆實行臨時收儲政策,在政策的托底部政策之下,國產大豆價格整體維持區間波動。而國家對玉米也實行臨時收儲政策,在收儲價格的托底之下,玉米種植效益高於大豆,致使大豆種植面積不斷被蠶食。在2014年國家對大豆、棉花進行收儲政策改變,由收儲政策向目標價格補貼轉變,在當年玉米仍實行收儲政策之下,2015/2016年度國產大豆產量繼續下滑至1160萬噸。在缺少收儲的調節下,新季大豆直接面向市場形成流動性,國產大豆供需階段性的失衡為價格的下跌醞釀了條件。
不過國際大豆的深幅度下跌及轉基因概念的淡化是國產大豆羸弱的又一關鍵推動因素。由於國產大豆與進口轉基因大豆一直存在轉基因概念之爭,國內宣傳及輿論更傾向於國產大豆,致使國內大豆價格長期高於進口大豆價格,國產大豆直接進入食品領域,形成相對穩定的轉基因概念的「合理價差」,不過隨着進口大豆的低價,國產大豆的被替代量逐步增加,擠壓國產大豆的市場空間。
不過這種相安無事的存在被2014年10月9日央視廣告經營管理中心對外發布的《關於「非轉基因產品」廣告的審查要求通知》所打破,「對我國乃至全球均無轉基因品種商業化種植的作物如水稻、花生及其加工品的廣告,禁止使用非轉基因廣告詞;對已有轉基因品種商業化種植的大豆、油菜等產品及其加工品廣告,除按規定收取證明材料外,禁止使用非轉基因效果的詞語,如更健康、更安全等誤導性廣告詞。」輿論宣傳導向非轉基因同樣安全及禁止對非轉基因概念站台,概念升水的「合理價差」被持續縮小,國產大豆終於羸弱的倒下了,「合理價差」將隨時間的函數進一步縮小。
隨着玉米收儲政策轉變為市場化+價格補貼出台,意在玉米供給側改革調整種植結構,而2016/17年度大豆依然實行目標價格為4800元/噸的補貼,大豆種植面積有望環比增加,這將在供給端形施壓大豆價格。
隨着國產大豆與進口大豆的「合理價差」逐步縮小,影響美豆價格走勢的關鍵因素也將是驅動國內大豆價格走勢的走勢,美豆與國產大豆價格走勢將趨同。目前美豆受單產大幅提高施壓,不過仍面臨在南美大豆上市之前的壟斷地位,在南北美天氣升水支撐之下,美豆有望進入震盪走勢,國內大豆價格走勢也將跟隨美豆呈現震盪走勢。
4、生豬存欄量環比下降,能繁母豬存欄環比下降彰顯謹慎
根據農業部公布的2016年7月份4000個監測點生豬存欄信息顯示,7月份生豬存欄環比下降0.1%,同比下降2.4%;7月份能繁母豬存欄量環比下降8萬頭或0.21%。目前外購仔豬及自繁自養生豬的養殖利潤在成本端擠壓下下降,而能繁母豬存欄的微幅下降也反映養殖戶的謹慎。
綜合以上因素可知,美豆產量大幅提高對全球大豆價格形成壓力,不過在9月至次年南美大豆上市之前,美豆將壟斷全球大豆供給,而南北美天氣因素的風險將是階段性提升美豆風險升水的關鍵,持續關注。大豆進口量在9-10月份預期到港量同比下滑,港口庫存環比下降及預期到港量同比下滑將階段性支撐國內豆粕。國內生豬存欄量環比小幅下降,而能繁母豬存欄量環比下降也限制後期生豬存欄的增速,維持豆粕階段性震盪判斷。
策略概述
美豆產量大幅提高對全球大豆價格形成壓力,不過在9月至次年南美大豆上市之前,美豆將壟斷全球大豆供給,而南北美天氣因素的風險將是階段性提升美豆風險升水的關鍵,持續關注。大豆進口量在9-10月份預期到港量同比下滑,港口庫存環比下降及預期到港量同比下滑將階段性支撐國內豆粕。國內生豬存欄量環比小幅下降,而能繁母豬存欄量環比下降也限制後期生豬存欄的增速,維持豆粕階段性震盪判斷。豆粕合約M1701震盪區間有望在(2600元/噸—3450元/噸),主要采取區間內的趨勢和震盪操作。
隨着國產大豆與進口大豆的「合理價差」逐步縮小,影響美豆價格走勢的關鍵因素也將是驅動國內大豆價格走勢的走勢,美豆與國產大豆價格走勢將趨同。目前美豆受單產大幅提高施壓,不過仍面臨在南美大豆上市之前的壟斷地位,在南北美天氣升水支撐之下,美豆有望進入震盪走勢,國內大豆價格走勢也將跟隨美豆呈現震盪走勢。國內大豆價格走勢也將跟隨美豆呈現震盪走勢,A1701震盪區間有望在(3300元/噸—4300元/噸)。
風險控制
目前面臨的風險主要有兩方面,一方面是美豆單產的繼續超預期大幅上調;另一方面是後期可能出現的天氣及影響大豆運輸的因素。這兩方面的風險主要分別以利空和利多傳導到豆粕價格具體走勢上來,因此時刻監控這兩方面的風險對所持頭寸的沖擊。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本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准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 從6月延至9月?市場重估聯準會降息節奏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