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煤焦礦及石化企業管理人員大連學期貨 推動企業掌握利用好期貨工具
鉅亨網新聞中心
——開展市場培育活動,推動企業掌握利用好期貨工具
隨着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入推進,大商所焦炭、焦煤及鐵礦石等黑色系列期貨品種價格走勢反映現貨實際、功能發揮水平不斷提升。同時,經歷了近年市場的復雜變化,煤焦礦等實體企業對利用期貨工具規避風險的認識有了「質」的變化,將期貨工具作為幫助自身實現穩定經營的「常規武器」已漸成市場共識,而非從前的「外圍觀望」或「一時之被迫選擇」。
適應這一形勢,今年來大商所加大對黑色產業鏈相關企業期貨知識的培訓力度,9月22-24日,山西煤炭企業高管期貨套保培訓班第二次培訓、煤焦礦企業及石化商品期貨高級管理培訓第三次培訓在交易所同步進行,來自煤焦礦和石化領域的學員們集聚在相關品種期貨市場的策源地進行集中學習。
「如果在十年前給黑色企業講套期保值,可能不會有太多人願意聽。」在山西煤炭企業高管期貨套保培訓班上,大宗商品研究及交易專家於成剛說:「但現在黑色產業已經進入到必須進行套期保值的階段,而不用再解釋為什麼。」
「現在黑色產業正如十年前的油脂油料行業。」於成剛介紹,2004年和2008年,因為沒有熟練、有效掌握相應的期貨等金融工具,國內油脂油料企業被外商大規模兼並。現在普遍食用的豆油和色拉油等多由外商生產,國有企業或中資企業在整個油脂油料產業中占比不足30%。然而,正是這剩下的30%的企業,在這兩次「大豆風波」的洗禮中學會了利用期貨開展套期保值,從2008年至今,無論油脂油料現貨市場如何變化,整個產業幾乎再也沒有受到過明顯的沖擊,始終能夠持續穩定發展。
他說,2008年的油料油脂產業過剩情況遠高於現在的黑色產業,當時的行業平均開工率僅40%,也就是說過剩產能高達60%。即便是現在,油料油脂產業依然過剩。但為什麼幾乎所有壓榨企業都能生存下來?原因就是這些企業的采購、銷售體系都有效通過期貨市場上進行套期保值,有效規避了價格波動帶來的經營風險。
對於企業如何正確認識期貨市場、如何搭建團隊,於成剛表示,首先,企業要明確幾個概念。「企業做套期保值是賺錢還是虧錢,這個概念要清晰。企業做套期保值是為了更好的經營。收益不應該來自於期貨,你的收益應該來自於經營的擴大,來自於整個收益的穩健,這是企業的收益,而不是期貨的收益。」他認為,企業要明確把期貨當做一個工具、用來幫助經營、是「現貨的輔助」,「用期貨鎖住風險敞口」來穩定企業經營。
「企業做團隊要有制度,就是錢、人和操作一定要分開」、「管風險和具體操作不能由一個人負責」、「期貨部門最好企業一把手來帶,這對做決策非常有幫助」,於成剛還認為,企業操作時,止損的設置是最重要的,團隊的風控人員的選拔、培育很關鍵。
與會學員聽課後對記者表示,現在對於煤焦企業及其高管而言,已不用「講為什麼要套期保值」,而是到了「如何樹立正確的保值觀念,正確認識期貨,避免片面理解市場」的階段,通過市場「過來人」介紹經驗、提供案例,讓企業、尤其是高管和主要負責人能夠加深對期貨工具的理解,便於今後更好使用。
華晉焦煤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徐國強就告訴記者,焦炭、焦煤期貨品種上市以來,大商所積極在通過期貨市場服務產業,強化市場功能發揮方面為企業做了很多實實在在工作,焦炭、焦煤期貨價格目前已經成為國內煤炭市場的權威價格參考指標,為相關生產經營企業提供了「指南針」和「避風港」。而得益於交易所不懈的宣傳教育和普及推廣工作,目前焦煤、焦炭行業對期貨市場的認知度與參與度有了很大提高。
記者在培訓班現場與學員們交流時也明顯感受到,「期現套利」、「基差交易」、「點價模式」等期貨行業的專業詞匯不停地從這些煤炭企業高管們的口中說出來。即便性格內向的學員,一聊起期貨對自己經營的有益幫助,也變得饒有興趣、「滔滔不絕」。在上課期間,學員們時常查看期貨行情、互相交流判斷,價格走勢、產業供需分析隨着期貨盤面價格的變化常成為課堂上熱議的話題。
對於煤炭行業經營狀況能否持續好轉下去,與會學員認識不一,但正是基於對行業發展前景的不確定和謹慎判斷,促使學員們更加「渴求」來自期貨市場的幫助。一位來自山西某行業協會的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煤炭企業參與期貨套期保值存在兩個障礙:一是財務審核。上級部門對涉「期」企業仍實行單邊財務考核:期貨賬戶只允許盈利,不能夠出現虧損。二是人才匱乏,煤炭企業普遍缺少懂期貨、用期貨的專業人才。
對此,於成剛在與學員們分享了中糧集團等成功經驗和做法之後表示,煤炭企業尤其是國有企業應進一步正確理解套期保值的理念和作用。期貨賬戶虧損了,說明現貨方面盈利了。套期保值的目的不是追求盈利多少,而是能夠確保企業成功執行長遠發展規劃,實現持續穩定健康運營。他建議,企業對套期保值部門設定目標時,不能要求盈利多少,而是不超過既定的虧損額度就算成功。對於人才的吸納和培養,他更是建議企業轉換思維,創新制度安排。例如可以大膽提供有競爭力的薪酬等。「一個期貨團隊要加入進來,他們看重的是能力提升、收入增加,畢竟這是金融市場的本質。」
國網英大期貨有限公司的粟坤全博士與學員們分享了最新的期貨業務模式,並就嚴格的套期保值標准、如何看待套期保值業務中期貨業務帶來的虧損、如何看待部分套期保值等熱點問題進行了探討。粟坤全介紹了企業參與期貨市場的三種模式:套期保值、期現套利和基差交易。「這三種模式都是基於一個出發點,就是期貨要跟現貨的交易密切結合起來。」他特別指出,套期保值不是萬能的,但「不進行套保的現貨經營幾乎等同於賭博」。同時,也要認識到,套期保值是動態的、辯證的,不是固定不變的、機械的。「歸根到底,影響企業套期保值業務有效開展的關鍵因素是期貨價格與現貨價格的相關性。」他說。據了解,目前鐵礦石、焦炭、焦煤期貨均成為了全球交易規模最大的衍生品種,同時,據統計,自上市至2016年8月31日,焦炭品種的期現相關性為0.98,焦煤為0.96,期貨價格對現貨價格存在統計意義上顯著的引導關系。一些鋼企積極參與,成為榜樣表率,市場認為,未來鐵礦石、焦炭、焦煤期貨在深化功能發揮、促進產業規范方面將不斷完善發展。「也正因有了黑色系列期貨品種價格發現功能的有效發揮,利用期現相關性,結合靈活多樣的操作模式,企業才能實現利用期貨有效規避風險。」參加培訓的一位學員向記者表示,
理解期貨、懂方法、知模式後,也要熟悉期貨品種合約及規則制度,因此在培訓過程中,來自大連商品交易所工業品事業部專家介紹了大商所煤焦礦期貨運行情況和交易、交割制度,以及交易所在合約規則制度完善創新方面的未來規劃,使與會學員對品種設計內涵有了更深體會和了解,「受益良多」。
上海高級金融學院汪滔則在煤焦礦企業商品期貨培訓班上結合黑色產業企業經營實務,就套保理念、考慮因素、風險控制、運作流程及套保案例分析等,全面深入地介紹了企業套保業務。
包括石化企業管理人員在內的三個培訓班學員在聽取專家授課後,還與大商所相關業務部門專家進行了座談,就企業市場參與利用及相關合約規則進一步完善進行了交流。
據了解,多年來,大商所始終堅持服務實體經濟的宗旨,持續開展以產業企業培訓為重點的市場培育活動,並不斷豐富和完善市場培育模式,與行業組織、期貨公司、實體企業合作、搭建多方共同參與的常態化市場培育交流機制,形成了產業大會、期貨學院、投研團隊評選、商品期貨高級管理課程等市場培育品牌,推動產業企業掌握和利用好期貨工具,促進企業的穩定經營和發展。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本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准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 從6月延至9月?市場重估聯準會降息節奏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