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生活

a股重要歷史規律指引后市 兩類股迎良機

鉅亨網新聞中心


周五早盤,多方攻勢似乎有放緩的跡象,有投資者擔憂反彈是否要告一段落?通過對比a股歷史規律走勢,行情或許沒有投資者想象的那么悲觀。

從歷史觀察來看,在2001年到2005年的四年熊市中,股指的跌幅為55%左右,而后a股迎來了長達3年的牛市,上漲了四倍之多;而今年6月到9月,短短三個月a股跌幅達40%,不少個股股價更是不足高位時的四分之一,已經比得上過去01年到05年熊市的跌幅。按照大跌之后大反彈的歷史規律,本輪股指的上漲幅度並不是很大,與歷史規律還不成正比,疑似還有一定的空間。歷史規律是否會繼續重演呢?值得投資者深思。



不但歷史規律做出指引,同時,我們廣州萬隆認為,目前市場各參與方倉位仍然較低,在賺錢效應的不斷發酵下,當前場外新成立的基金、私募與券商的兩融資金下降帶來的萬億資金,加倉動力充足,有較強做多能力;更重要的是,政府年底有保7的壓力,政策利好隨時出現,提升炒作氛圍。加上十八屆五中全會即將召開,國家隊有維穩護盤的必要,綜合來看,股指的積極支援因素較多,利於個股炒作。

總之,目前屬於做多氛圍,投資者無需過於猶豫。雖然大盤指數偏弱,但個股賺錢機會仍然很多,投資者不妨追隨機構加倉的軌跡,逢低版面。具體操作上,一方面,穩健型的投資者做好防御性的操作,可以提前做好倉位的控制,不可盲目追高。而另一方面,激進型的投資者可逢低關注“十三五”規劃和三季報超預期兩大主線。根據以往的經驗,歷年來五中全會會議前都會炒作相關議題。因此,在“十三五”規劃即將出臺之際,投資者不妨積極關注相關板塊個股的表現機會,做好提前版面的準備,繼續掘金。

(本新聞來源:和訊網)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