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外匯

沒有買賣,沒有傷害:金融機構外匯占款指標取消

鉅亨網新聞中心


謝亞軒?中國金融資訊網人民幣頻道特約專欄作家

“沒有買賣,就沒有殺戮和傷害。”向環保致敬,並藉此點評一下央行在最新公布的數據中取消“外匯買賣”和“金融機構外匯占款”兩指標一事,沒有“外匯買賣”,要說也木有啥大不了的。

一、分析師本來最關注的就是央行外匯占款。因為央行外匯占款與央行的外匯干預力度,國際資本流動規模,央行資產負債表和基礎貨幣擴張收縮的速度,央行公開市場等貨幣政策操作,金融機構超額準備金率和銀行間流動性狀況最為密切相關。但為啥我們過去這么關注金融機構外匯占款呢?“不要因為走得太久而忘記了為什么出發”。過去關注金融機構外匯占款主要因為:一它是央行外匯占款的馬甲,其變動規模和走勢基本與央行外匯占款一致;二也是最重要的,它及時,過去每個月都比央行外匯占款早公布,相信每一個投資人士都明白早一點獲得宏觀資訊的重要性。現在馬甲退位,真神出現,何樂不為?

二、不公布金融機構外匯占款和外匯買賣指標就能掩蓋央行干預力度或國際資本外流規模的看法純屬無稽之談。很簡單,央行干預力度和國際資本流動規模可以觀察三個指標:外匯儲備、央行外匯占款和銀行結售匯。


三、沒有“外匯買賣”和“金融機構外匯占款”兩指標我們失去了神馬?我們不能知道金融機構外匯頭寸的變化,不能“推測”央行和商業銀行之間的外匯交易。但是,其實,這難不倒我們分析師,我考慮以后觀察《金融機構外匯信貸收支表》中的“其他”項,雖然做過統計的人一般都比較討厭“其他。

最後一點,央行究竟為何要取消兩個指標?客觀的說,我並不知道,雖然每年1月統計指標微調是慣例,但我沒有做過人民幣的報表統計,不能從統計角度給出一個滿意的解釋。既然不知道,可不可以腦洞大開一下:金融機構的外匯頭寸大概有3000億美元左右,從整體規模看,應該說是國內外匯市場上除央行外最重要的專業投資者,難道未來央行希望進一步放松對其的頭寸限制,鼓勵他們進來活躍銀行間外匯市場?因而才不公開其外匯頭寸變動情況?這一點純屬主觀臆測,聊博一笑,祝大家上元節快樂。

特別聲明:文章只反映作者本人觀點,中國金融資訊網采用此文僅在於向讀者提供更多資訊,並不代表贊同其立場。轉載和引用此文時務必注明來源並請署上作者姓名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