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期貨

民主黨辯論 希拉蕊獲勁敵放生 表現不俗 有望重振選情

鉅亨網新聞中心


图片说明

民主黨周二舉行總統參選人直播辯論期間,桑德斯(左)幫口為「電郵門」解圍,惹得希拉蕊(右)欣喜大笑和他握手致謝。  圖片來源:香港明報



美國民主黨總統初選在周二(13日)的首場電視辯論,焦點落在前國務卿希拉蕊和佛蒙特州參議員桑德斯交鋒。希拉蕊近期因以私人電郵處理公務捱批,民望下滑,但出乎預料的是,桑德斯主動為她解圍,指美國人已厭倦事件,不應再談,令她整晚未受太大考驗。專家普遍認為希拉蕊今次辯論表現不俗,有望重振選情,但網上多項民調顯示,網民認為桑德斯表現最佳。

香港《明報》綜合外媒報導,這場由CNN和facebook合辦的直播辯論,最精彩一幕出現於爭論「電郵門」的時候。希拉蕊因被揭發任國務卿時以私人電郵處理公務電郵往來,涉嫌違規,被共和黨人窮追猛打,民望大受衝擊,在初選早期關鍵州新罕布什爾也倒過來落後桑德斯。但及至辯論談到「電郵門」時,桑德斯卻挺身相助。

希拉蕊回應指準備好回應有關事件的所有提問,但更傾向討論美國人面對的問題,桑德斯接着道:「我認為(前)國務卿是對的,美國人已厭倦聽到你那該死的電郵了!」希拉蕊聞言不禁開懷大笑,連忙應道:「我也是,我也是。」在場觀眾隨即歡呼,希拉蕊邊笑邊向桑德斯伸出手相握,激烈辯論一下子變得友善。

不過,其餘時候二人仍針鋒相對,希拉蕊早段主攻槍械管制議題,批評桑德斯在此紀錄欠佳。桑德斯以獨立身份出任參議員,雖然大體上親民主黨,但他代表的佛蒙特州以鄉村為主,有悠久的打獵傳統,向來槍管法案也較少,故他在槍管議題上往往唱反調。

希拉蕊又指以民主社會主義者自居的桑德斯想法不切實際,強調自己是「喜歡做實事的進步派」,有力打破政治僵局。桑德斯則強調自己不是「賭場資本主義」系統的一部分,「我信奉所有人過得好的社會,而不是只有華爾街億萬富豪(過得好)」。他又以希拉蕊2002年出任參議員時投票支持向伊拉克動武之舉反擊,直指當年開戰是「國家史上最壞的外交大錯」。

馬里蘭前州長奧馬利、前海軍部長韋布和羅德島前州長查菲亦在舌戰中留下印記。奧馬利嘗試宣傳自己打擊刑事罪行和移民等議題,韋布則以自己戎馬生涯推銷自己最適合做三軍總司令(美國總統身兼三軍總司令),最先在辯論挑起「電郵門」話題的查菲則為自己從共和黨來投惹來的猜疑辯解,自稱會在不同議題上「堅定不移」。

美國傳媒普遍指希拉蕊表現較佳,算是贏家。曾被視為歐巴馬「政治大腦」的CNN政治分析員阿克塞爾羅德(David Axelrod)認為,希拉蕊在辯論期間主導大局,表現出色。不過,《時代》周刊和CNN的賽後網上民調顯示,桑德斯獲得7-8成網民認為表現最佳。《赫芬頓郵報》專欄作家皮爾斯(Nicholas Pierce)指出,儘管網絡投票不夠科學,但上述數據足以證明,以往投票給歐巴馬的民主黨網民擁躉,顯然已過戶到桑德斯。

希拉蕊在辯論中的表現獲美國主流傳媒稱讚,令其選情再現起色,其最大對手桑德斯亦不見得有明顯失分,似乎奠定這場初選已成為兩虎相爭之局。在這情况下,原本盛傳積極考慮出選的副總統拜登,有可能面對進退兩難的局面。

一場「電郵門」令希拉蕊原本看似唾手可得的民主黨初選出線資格驟現暗湧,在「蜀中無大將」下,部分民主黨人寄望拜登可以挺身而出,但他遲遲未下決定,反造就希拉蕊再有收復失地的機會。

希拉蕊在辯論中嘗試兩相兼顧,一邊借力於槍管議題向支持桑德斯的進步派選民埋手,一邊聲言有需要時不會猶豫動武,藉此暗批歐巴馬及其背後的拜登在應對俄羅斯和敘利亞內戰上表現軟弱,討好溫和派選民,表現頗受專家稱許。

與此同時,桑德斯雖曝露在槍管和外交議題上的不足,但網絡民調顯示大量網民讚同其辯論表現,其自由派支持顯然未失。

儘管支持拜登出選的一個政治組織在前晚辯論期間播出電視廣告,嘗試造勢呼籲拜登不要放棄,但經過前晚辯論,民主黨內部無論是建制派(希拉蕊)還是相對民粹的進步派(桑德斯)都有明確支持對象,除非再有重大變化,拜登想再見縫插針,恐怕已有困難。 (接下頁)

[NT:PAGE=$]

香港《文匯報》「筆走波瀾」分析,如何陷入困境而不失霸氣?希拉蕊在辯論裡「一女戰四男」表現神勇,未有因電郵風波等爭議而陷入捱打局面,反而主動出擊。以往大家所熟悉的那位言辭鋒利、積極進取、充滿自信的希拉蕊,在經歷競選低潮後,終於強勢回歸。

僅僅在一個月前,希拉蕊民調不停下跌,2008年競選失利的惡夢會否重臨她身上?一切陰霾在前日的辯論裡幾乎一掃而空,這彷彿是為希拉蕊專門搭建的表演舞台。在槍管、學貸、銀行監管等議題上,她的言論引起年輕人、女性和自由派這些主要選民組別的共鳴。有了人和,還有天時,早前美國發生校園槍擊案,使希拉蕊加強控槍的主張更具說服力。

看政治人物出醜是電視辯論的重頭戲,不過希拉蕊在這方面讓觀眾失望了。當其他參選人就電郵事件發動攻勢、要她難堪時, 作為主要對手的桑德斯突然站出來為她辯護。事實上,電郵事件爭論已久,美國人都開始覺得煩厭,糾纏下去可能惹起反效果。畢竟選民最實際,到了明年投票時,經濟、就業、福利才是關鍵。因此桑德斯「好心」護航,當然並非沒有政治盤算在裡面。但無論如何,希拉蕊不費吹灰之力就「輕舟已過萬重山」。

面對外交政策上的批評,希拉蕊沒被動地防守,而是寓守於攻。前羅得島州長查菲質疑希拉蕊2002年擔任參議員時,支持美國入侵伊拉克,她立即反指奧巴馬成為總統後,選擇她做國務卿,這反映她的中東政策受認同。另一名參選人韋布批評歐巴馬2011年軍事干預利比亞,希拉蕊亦辯稱「奧巴馬當時作出正確決定」。可見她沒視奧巴馬為負累,也不急於要劃清界線,恰好相反,她巧妙地利用奧巴馬和出任國務卿的歷練,作為反攻利器。

一場5人辯論,實際上只有希拉蕊和桑德斯在過招,再看仔細一點,還有一位「隱形人」。希拉蕊表面上與桑德斯針鋒相對,弦外之音,是告訴更強勁的潛在對手、尚未宣佈參選的副總統拜登︰知難而退吧。

與2008年的鋒芒畢露相比,如今的希拉蕊更懂得留有餘地、見好就收,沒把對手一一逼到牆角。希拉蕊這一回贏了,不只贏在辯才,也在她做回自己,一個比以前更好的自己。

參選人關鍵議題立場

收入不均

●3名候選人前國務卿希拉蕊、佛蒙特州參議員桑德斯及前馬里蘭州州長奧馬利都呼籲提升最低工資,但希拉蕊未有如另外兩人支持每小時15美元(約116港元)的最低工資水平

●桑德斯呼籲對富人加稅,取消公立中學學費,並投資1萬億美元(約7.75萬億港元)於基建

●希拉蕊的計劃則相對溫和,包括為在職學生提供毋須承擔債務的高等教育,又提出鼓勵企業與員工分享利潤的計劃

槍械管制

●三人都支持堵塞所謂「槍展漏洞」,讓民眾無法於網上或槍展上,毋須經背景調查買槍

●希拉蕊和奧馬利贊成推翻一項讓槍械製造商及經銷商免受訴訟的法律,桑德斯曾在國會投票支持該項法律

TPP

●民主黨內不乏對「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定」(TPP)的反對聲,擔心會令美國職位流失

●奧馬利和桑德斯早已公開反對,稱協議會對工人不利

●曾是TPP推手的希拉蕊日前亦轉軚公開反對

氣候變化

●3人都反對北冰洋的鑽探活動,支持取消化石燃料企業的稅務減免

●希拉蕊提出以可再生能源為重點的方案

●奧馬利提議美國到2050年完全使用清潔能源

●桑德斯則提議對碳排放徵稅

外交政策

●3人支持與伊朗達成核協議,但希拉蕊對伊朗意圖表示懷疑

●敘利亞方面,希拉蕊主張採取更強硬立場,呼籲在敘設立禁飛區,奧馬利和桑德斯則與奧巴馬一樣反對設禁飛區,擔心會令戰事升級

資料來源:香港文匯報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