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大中華日歐iPhone銷量霜凍 蘋果超高增長神話告終
鉅亨網新聞中心
大中華地區過去幾年是iPhone銷量支柱,最近卻回落。 圖片來源:香港文匯報
Apple(蘋果)(AAPL-US)的超高增長神話即將告終!蘋果26日在美股收市後公佈去年第4季業績,雖然期內收入及盈利再創新高,但佔公司收入近2/3的智能手機iPhone,銷量按年增長不足0.5%,創史上最慢增速。蘋果更警告,由於全球經濟增長放緩,尤其作為最大海外市場的中國大陸,加上強美元影響,預期本季iPhone銷量很可能首次出現按年下跌,並拖累季內收入13年來首次按年減少。。
香港《文匯報》綜合外電消息,蘋果在截至2015年12月26日的3個月財政季度內,共售出7477萬部iPhone,略高於上一年同期的7450萬部,但遠不及市場預期的7654萬部。期內收入錄得758.7億美元,按年升1.7%,增幅是2013年6月以來最小;期內盈利錄得183.6億美元,按年升1.9%;每股盈利則由3.06美元升至3.28美元,顯著升幅主要受惠於蘋果的股份回購計劃。
包括中國、香港及台灣的大中華地區,過去幾年成為支撐iPhone銷量的一大支柱,但最近亦有所回落,季內銷售額增至183.7億美元,雖然升幅達14%,但較2015財年的84%增幅明顯遜色。蘋果總裁庫克指,大中華地區經濟開始展現疲弱跡象,尤其是香港;其他主要市場如日本、加拿大、歐盟及東南亞等,銷售表現亦受商品價格下降及經濟放緩等因素拖累。
蘋果預期本財季收入將介乎500億至530億美元,遠低於市場預期的554.7億美元;若以介乎蘋果預期的數字的中位數515億美元計算,按年倒退幅度將高達11%,亦是自2003年3月以來首次倒退。
面對超高增長神話快要破滅,蘋果財務總監馬埃特斯里指,蘋果本財季正面臨最艱難的挑戰,又指為了抵銷強美元影響,蘋果在部分市場需要加價,可能影響需求。
蘋果2014年底推出首款大屏幕手機iPhone 6及6 Plus,帶動iPhone銷量去年急升,但隨着熱潮冷卻及手機市場逐漸飽和,外界擔心蘋果能否繼續依賴iPhone。蘋果股價自去年10月底至今已累跌16%。專家認為,蘋果或可能需要減價及犧牲收益率,以重新推動iPhone銷量增長勢頭。
《華爾街日報》報導稱,大中華地區去年成為蘋果僅次於美洲的第二大市場,在農曆新年前後的3個月,iPhone在華銷售更超越美國;總裁庫克曾預言,中國市場有力超越美國,成為蘋果最大市場。然而隨着中國經濟增長放緩及手機市場逐漸飽和,加上小米及華為等國產手機的挑戰,外界正質疑蘋果能否繼續維持在大中華的增長勢頭。
中國在蘋果全球銷售額中所佔比重接近25%,對蘋果的影響力舉足輕重,在2015財年,蘋果在華收入達587億美元,按年增長84%,遠遠拋離其他地區的16%。分析指,蘋果的銷售主要受惠於中國中高收入階層崛起。 (接下頁)
圖片來源:香港文匯報
不過專家認為,蘋果傳統擁有的優勢,已不足以維持它在中國的增長。Cowen & Co.分析師阿爾庫里估計,蘋果在中國高端智能手機市場已有約2/3市佔率,能佔據的市場份額已基本實現,未來任何增長都會來自蘋果一直相對迴避的低端市場。
研究機構國際數據公司(IDC)估計,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增速僅為1%,創該領域開拓以來最低。《華爾街日報》分析指,面對增長陷入停滯的中國智能手機市場,一些收入較低、品牌意識不高、講求功能實用的非智能手機用戶,預料將成為重點開發群。
路透社報導,隨着iPhone在華銷量增長放緩,蘋果開始把目光放到人口僅次於中國的印度上。截至上月26日的財季,iPhone在印度銷售按年急增76%。總裁庫克表示,印度人口年齡中位數只有27歲,消費者品牌具龐大增長潛力,未來會加強發展印度市場。
分析認為,如今中國經濟增長開始放緩,印度市場對蘋果的吸引力日增,但Counterpoint Technology市場研究公司分析師沙阿坦言,印度短期內難以取代中國。他指印度去年每季智能手機付運量平均只有45萬部,遠不及中國逾1,500萬部,而且70%手機售價低於150美元,意味可供蘋果貴價手機爭奪的空間有限,目前市佔率便只有不足2%。
不過沙阿亦表示,隨着4G網絡在印度逐漸普及,相信印度人未來會更願意花錢買智能手機,而在數碼年代長大的年輕一輩亦相對樂於購買電子產品,相信以蘋果的品牌效應,若能解決一些銷售技術障礙,前景相當樂觀。
圖片來源:香港文匯報
英國《金融時報》報導,蘋果過去幾年一直靠iPhone「單天保至尊」,隨着iPhone在全球銷量降溫,投資者開始擔心公司前景,拖累蘋果股價近月持續下滑。蘋果前日公佈最新季度業績時,似乎嘗試轉移視線,首次披露全球活躍使用裝置突破10億部,期內服務收入亦按年增加26%至60億美元,迫近Mac電腦及iPad平板電腦的收入,冀向投資者證明蘋果並非「只賣手機板腦」。
蘋果過往曾試推多款新產品,但都未能打破「iPhone依賴症」,iPad近年銷量不斷下滑,Apple TV及智能手錶Watch未成氣候,而備受期待的智能汽車則遠水難救近火。硬件銷售面臨困境,促使蘋果大力開拓軟件市場,包括應用程式(app)商店及流動音樂服務等,希望藉數碼服務及電子產品殺出新血路。
然而分析認為,iPhone銷售即將迎來首次下跌幾乎已成事實,蘋果在軟體方面的表現將難以抵銷這一波衝擊。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