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雨露警示監管框架與當前金融業發展體制性矛盾
鉅亨網新聞中心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陳雨露出席有「中國金融改革發展風向標」之稱的2016第五屆金融街論壇上表示,綜合經營趨勢日趨明顯,但另一方面影響金融穩定的因素在不斷的增多,金融機構信用風險加速暴露,民間借貸和互聯網疊加的風險不斷顯現。股票市場、債券市場、外匯市場等各個市場之間的相互的聯動和傳染的狀況在上升,這些都表明現行的監管框架存在著不適應當前金融業發展的體制性矛盾。
陳雨露的全文
當前貨幣政策調控與宏觀金融管理面臨新的要求,有三大問題值得高度關註。第一,貨幣供給與杠桿率的問題。數據顯示,截止2016年4月末,我國廣義貨幣供給量M2的余額已經達到了144.5萬億元,同比增長12.8%。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余額已經達到99萬億元,同比增長14.4%,貨幣供給和人民幣貸款的增速都高於名義GDP的增速。同時,2008年以來,非金融企業杠桿率增長迅速,到2015年末已經達到了160%左右的高水平。但是與比較快的貨幣信貸增速和高杠桿率並存的是,在社會層面還是在不斷的發出要求進一步放寬貨幣政策的呼聲。
第二,金融業快速發展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問題。近年來,我國金融業快速發展,新型金融產品,金融組織和金融業態不斷湧現。2016年一季度金融業增加值占同期GDP之比已經高達9.9%,創歷史新高。與金融業快速發展並存的是,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在各地區和行業還不同程度的存在。對於技術創新和產業創新、小微企業、三農,特別是貧困地區的金融服務依然是金融業發展的短板,金融發展的普惠性還亟待進一步提升。
第三,現代金融發展的趨勢與有效監管問題。一方面我國金融業已經形成了多樣化的金融機構體系,覆雜的金融產品體系,信息化的交易體系和更加開放的金融市場體系。特別是綜合經營趨勢日趨明顯,但另一方面影響金融穩定的因素在不斷的增多,金融機構信用風險加速暴露,民間借貸和互聯網疊加的風險不斷顯現。股票市場、債券市場、外匯市場等各個市場之間的相互的聯動和傳染的狀況在上升,這些都表明現行的監管框架存在著不適應當前金融業發展的體制性矛盾。
從上述三大問題導向出發,我國金融業改革的著力點是構建現代金融體系,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微觀層面要遵循市場化改革方向,有序減少不必要的行政審批,構建激勵相融的體制機制,支持和鼓勵服務實體經濟發展的金融創新,提升金融資源配置的效率,實現金融業的穩定發展,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
在宏觀層面上,要進一步改革和完善貨幣政策體系和金融監管框架,消除監管空白和監管套利,維護金融穩定。特別是對於那些可能會引發系統性、區域性金融風險的因素應及時納入宏觀審慎管理的框架,妥善加以管控,牢牢守住底線,為經濟的穩定發展和結構性改革提供良好的貨幣金融環境,不斷提高貨幣政策和宏觀金融管理的有效性。
金融改革的體制性目標是建立有效發揮市場在金融資源配置當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的發揮政府作用的現代金融體系。金融改革的中期任務是切實建立有利於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效率,有效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的金融服務體系和金融管理框架。
一是圍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中心任務,加強金融市場體系建設,健全多層次、多元化、互補型、功能齊全和富有彈性的金融市場,提高直接融資,特別是股權融資的比重,降低杠桿率,發揮金融資源市場化配置在去產能、去庫存進程當中實現經濟增長動力轉換的積極作用;
二是深化金融機構改革,完善治理良好、結構合理、競爭力強、充滿活力和創造力的金融機構體系,擴大民間資本進入銀行業,推動多業態中小微金融組織和普惠金融的發展。重點建設科技金融體系、綠色金融體系、普惠型農村金融體系和特惠型扶貧金融體系,補齊金融發展的短板。
三是穩步的推進金融創新,降低實體經濟融資的成本,培育經濟發展新動力,切實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和水平。
四是擴大金融業的雙向開放,服務全方位開放的新格局,以開放促進改革,促發展,促創新,構建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金融機構,實現境內外金融市場的有機融合,高效配置境內、境外兩種資源。同時,積極參與國際經濟金融治理體系的改革,提高中國在全球經濟金融治理當中的制度性的話語權和國際影響力。
五是健全金融基礎設施,降低金融市場交易成本,推進金融法制建設和信用體系建設,營造良好的金融生態環境。
六是完善宏觀政策體系,與時俱進的改革貨幣政策框架。從全球範圍內,隨著金融市場化、國際化和信息化融合發展,中央銀行的職責、調控體系和工具的組合都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對於我國而言,在推動貨幣政策框架從數量型調控為主,向價格型調控為主逐步轉型的同時,穩步構建目標利率和利率走廊機制,建立健全宏觀審慎管理制度,完善中央銀行溝通機制,實現經濟金融良性互動,本幣、外幣穩定運行,創新與風險有效平衡,市場機制與宏觀調控有機結合的根本目標。
七是建立更加有力、有效的國家金融安全網,建立符合現代金融特點、統籌協調的現代金融監管框架,切實有效防範金融風險。
黨中央和國務院對金融工作高度重視,最近國務院決定由人民銀行等十部委共同編制國家金融「十三五」專項規劃,即「十三五」現代金融體系規劃,我們將會以專項規劃的編制工作為契機,進一步的凝聚各方的智慧,統一思想認識,明確未來五年金融業改革發展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主要目標和工作重點,抓住這個難得的歷史機遇,全面深化金融改革,構建現代金融體系,更好的發揮金融在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轉型升級當中的重大作用,為兩個目標的實現作出貢獻。
來源:搜狐財經
更多精彩內容 請登陸財華智庫網 (http://www.finet.com.cn) 財華香港網 (http://www.finet.hk)或現代電視 (http://www.fintv.com)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