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期貨

王紅英:近期商品投資機會

鉅亨網新聞中心


作者簡介:王紅英(博客,微博),中國金融衍生品投資研究院院長,深圳前海國瑞煊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中國證券業協會專家評審會委員、深圳市金融信息專業委員會副會長。二十二年證券、期貨投研從業經歷,是國內首批計算機程序化交易及企業全面風險管理專家。

一、全球CRB指數的表現




從該圖中可以看出,在過去五年CRB大宗商品指數下跌後,進入持續反彈的過程,大宗商品的整體穩定性是向上,不再是一個完全的空頭市場。出現結構性上揚的原因:從上圖中可以看出,2015年12月整個市場格局非常穩定,另外跟前期美元持續下跌也有關系。


美元指數跟CRB大宗商品指數的負相關性體現的淋漓盡致。

二、美元決定了大宗商品的結構

上面觀點是針對2011年二季度整個商品市場熊市而言,從中長期看,商品市場結構確實發生了變化,這是對大宗商品長期價值的判斷。如果從交易層面看,短期之內,市場情況不容樂觀。

三、全球經濟的表現特點


對2016年全球經濟的基本判斷是維持溫和復蘇,但這判斷背後有一些差異性的看法。美國是以消費為主導的私人部門資產負債表修復的實質性復蘇,而中國的經濟特點相對比較復雜。對中國經濟的基本判斷是見底,判斷依據是政府主導的全球基礎設施投資的加快以及企業的再庫存導致經濟穩定性特點體現的較明顯。歐洲和日本的經濟對大宗商品的影響較小,在此不做分析。基於以上整體判斷尤其是美國經濟的穩定對道瓊斯指數的支撐。就中國來講,中國去槓杆之後,股市相對穩定,大宗商品在貨幣擴張和去槓杆化之間的斗爭如暴漲暴跌,要取平均值。這個平均值是中國經濟底部區域,換句話說我們不認為中國經濟會出現崩塌。我們認為2016年中國經濟維持在6.2%也是有依據的。

四、過去5年中國經濟政策的演變過程


單獨分析中國經濟的原因是,在過去20年當中,中國的鐵礦石、原油等大宗商品的需求占世界80%左右,即大宗商品的風向標要看中國或未來的印度為代表的新興國家的基礎建設需求。美元指數對大宗商品市場的發展有一定的定價作用,而歐洲對大宗商品實際上已經沒有定價權,因為實質上歐洲的基礎建設已經告一段落。關注大宗商品市場的發展要看中國經濟政策的變化。即中國未來一帶一路等產業政策變化對大宗商品的價格有直接影響。從上圖可以看到,中國經濟調整從80年代的三年一調整,到90年代5年一調整,到現在7年的調整,說明經濟調整越來越難。中國經濟發展三駕馬車:投資、出口和消費。和大宗商品相關的主要是投資,2015年整個投資減速超過了20%,所以,整個大宗商品市場的下跌價格與2010年最高價相比下跌了將近60%-70%。


好的一方面是從2013年正式開始的結構性失衡調整,到目前也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效。在這種調整過程中,主要采取的是消化上游虛高的過剩產能,調節商品和資產虛高價格以及限制政府債務的擴張,監管影子銀行等所有的這些去槓杆措施導致整個投資下降,大類資產價格下降。進行這種調整的原因跟政府執政思路有關。在胡領導時,追求的是共同繁榮,所以通過貨幣的釋放,不太考慮產能供需變化,導致虛假繁榮。在習上台後,采取的是節能型或高效性產業發展思路。去槓杆也主要是針對投資,通過技術升級替代出口再通過內需的這種結構轉換,使我們的經濟更加類似於美國的發展模式更加的有效率,是一種使百姓和國家雙雙收獲的政策調整。政策的調整肯定會壓低資產價格,另一方面也會出現所謂的流動性危機,有可能引發08年金融危機的情況下,政府還會出台一些逆向調整政策,比如降息降准的方式維系價格彈性。整體去槓杆導致資產價格下跌是我們這屆政府在第一個5年規劃中主要的一個執政思路。

 

上圖是2015年3季度做的圖表,主要來體現整個經濟的變化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要清楚自己所處的位置。通過前幾次的分析,可以得出,從長期看,大類資產走到一個穩定的階段。從短期看,下跌還是主要趨勢。這個下跌主要是從交易層面看待。

五、目前貨幣寬松環境與去槓杆政策之間的矛盾


大類資產市場矛盾如標題所說,這在14年股市體現的淋漓盡致。總之,短期貨幣價格的上漲會拉低整個資產價格下跌,同時伴隨着政府監管,緊縮政策的出台,從限制股指期貨到商品期貨交易,市場的資金供給受到政府的嚴格限制,這也能夠解釋我們現在黑色品種包括有色品種的暴跌邏輯。現在單純的產業供求關系的分析邏輯很難分析出大宗商品走勢。因為以前大宗商品的商品屬性由供求關系來體現它的價格,金融屬性由貨幣決定價格之外,現在是大宗商品的政策定價。政策的變化會導致大宗商品價格產生暴漲和暴跌的走勢特點。理解了政策對資產價格影響就會掌握這種投資的反轉而不是價值投資的思路。

六、美元加息與否的看法

圖表體現出市場對美聯儲是否加息的可能性。從過去幾次美聯儲表態來看,市場上99%認為會在2016年6月或12月有加息機會。但從另外一個角度即美元的特點和美國戰略來看,個人認為加息並不會很快。在這種情況下,美元指數變化短期會抑制大宗商品市場復蘇,以及以中國為代表的對大宗商品需求的政策監管,可以解釋近期大宗商品下跌的主要原因。


 

七、交易策略





從上面圖可以看出,我們近期的投資策率80%是買空的策略。貨幣流動性寬松受到政府的限制之後,就回歸到經濟的基本面即不樂觀的需求層面上,再加上美元的預期升值是市場上基本的看法,所以從政策到商品市場的需求再到美元金融因素的三重壓力下,對整體商品市場都會產生一個壓制性的這種作用,導致整體價格出現一個下跌過程,所以我們主要策略都是買空為主。


上圖顯示產業基本面的不樂觀,這也是二季度的主導因素。

總之,前期貨幣流動性釋放受到遏制後,整個大宗商品回歸產業基本面,這是我們下一步交易的主要依據。再考慮到美元升值的可能,對大宗商品產生壓制。這是我對市場的一個交易觀點。另外,考慮程序化交易模式,定性定量的結合,再加上風險控制會是比較好的交易模式。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本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准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作者:和訊獨家】【了解詳情請點擊:www.hexun.com】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