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持新規漏洞頻被利用 5家上市公司披露大宗減持計劃
鉅亨網新聞中心
金融界網站1月12日訊 截至1月12日19:50發稿,A股又新增5家上市公司公告大股東或股東擬通過大宗轉讓方式減持所持股份,並對減持數量、減持時間等安排進行了披露。至此,A股共計10家公司發布大股東大宗交易減持計劃。
相關明細
近期上市公司大股東擬通過大宗交易減持明細 |
|||
發布日期 |
公司簡稱 |
代碼 |
公告原文 |
2016年1月10日 |
安妮股份 |
002235 |
公告原文 |
2016年1月11日 |
兆日科技 |
300333 |
公告原文 |
2016年1月11日 |
我武生物 |
300357 |
公告原文 |
2016年1月11日 |
信威集團 |
600485 |
公告原文 |
2016年1月11日 |
雄韜股份 |
002733 |
公告原文 |
2016年1月12日 |
永貴電器 |
300351 |
公告原文 |
2016年1月12日 |
勁拓股份 |
300400 |
公告原文 |
2016年1月12日 |
科隆精化 |
300405 |
原文一 二 |
2016年1月12日 |
明家科技 |
300242 |
公告原文 |
2016年1月12日 |
慈星股份 |
300307 |
公告原文 |
??? 勁拓股份股東計劃通過大宗交易減持
勁拓股份(行情300400,買入)1月12日晚間公告,股東勁通電子計劃通過大宗交易,未來6個月內減持不超過240萬股公司股份,即公司總股本的2%,減持價格不高於每股70元。
股東孔旭計劃通過大宗交易,未來6個月內減持不超過609.20萬股公司股份,即公司總股本的5.08%,減持價格不高於每股60元。
勁通電子和孔旭均不屬於公司的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
??? 永貴電器股東拋減持計劃
??? 永貴電器(行情300351,買入)1月12日晚間公告,股東新余永貴投資有限公司、婁愛芹、盧素珍、汪敏華計劃通過大宗交易的方式,在2016年1月11日-2016年7月10日期間,減持公司股票。
永貴投資擬減持不超過1179.75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3.45%;婁愛芹、盧素珍、汪敏華擬分別減持不超過566.28萬股,各占公司總股本的1.68%。
??? 科隆精化股東拋減持計劃
科隆精化(行情300405,買入)1月12日晚間公告,股東孟慶有因個人投資新項目和理財需要,計劃未來12個月內通過大宗交易的方式,減持不超過700萬股,即公司總股本的10.29%。
此外,股東蘇州松禾成長創業投資中心和深圳市深港優勢創業投資合伙企業,因合伙企業到期清盤,計劃未來9個月內通過大宗交易的方式,分別減持不超過270萬股,即公司總股本的3.97%;不超過130萬股,即公司總股本的1.91%。蘇州松禾成長和(港股00001)深港優勢為一致行動人。
上述股東不屬於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
明家科技股東周建祿擬清倉所持股份
金融界網站1月12日訊 明家科技(行情300242,買入)今日晚間公告稱,公司股東周建祿計劃在6個月內以大宗交易方式減持公司股份20,923,715股(占總股本6.59%)。
慈星股份股東計劃通過大宗交易減持
慈星股份(行情300307,買入)1月12日晚間公告,寧波裕人投資有限公司、裕人企業有限公司及實際控制人孫平范先生計劃通過大宗交易,2016年1月13日—2016年12月31日內減持不超過10,490萬股,即不超過公司總股本的13.08%。
其中控股股東寧波裕人投資有限公司擬減持不超過8,200萬股;股東裕人企業有限公司擬減持不超過2,000萬股;實際控制人孫平范先生資管賬戶擬減持不超過290萬股。
【相關閱讀】股市暴跌兩大誘因:一個被廢 另一個讓股市回到2007年
1月12日,星期二。
雖然央行前一天干預了人民幣匯率,但股市仍然壓力沉重,到上午10點40分,兩度跌破3000點。
我在近期的專欄里多次指出,之所以出現股市、匯市雙雙大跌,是因為深滬股市估值偏高,人民幣匯率估值偏高。這兩個問題不從根本上解決,僅僅靠干預市場,只能解決一時問題,解決不了根本的問題。
至於想通過換人來解決問題,也是非常幼稚的。換人只能在心理上寬慰投資者,僅此而已。被換上去的人,最終仍然會灰頭土臉。
每一輪股市大跌,除了估值偏高、大擴容在即這個根本原因外,總會有一個最重要的誘因。此輪暴跌,是兩大誘因,一是熔斷機制,二是大股東減持。
熔斷機制已經被廢,可以不討論了。現在的問題是,大股東減持。我說過,在注冊制初期,最大的市場壓力不是新股,而是早已經上市的那批公司。一是大股東會跑,二是他們的再融資。
去年7月股災后,管理層出臺了為期半年的“大股東、董監高”半年禁售期。這個期限在1月8日到期。我早在11月就撰文提出,需要至少提前1個月給一個說法。無奈,有關方面一直保持沉默。
1月4日第一次熔斷之后,才匆忙表態,說會有一個說法。1月7日第二次熔斷之后,出臺了“上市公司大股東、董監高減持股份的若干規定”,主要內容如下:
第八條上市公司大股東計劃通過證券交易所集中競價交易減持股份,應當在首次賣出的 15 個交易日前預先披露減持計劃。
上市公司大股東減持計劃的內容應當包括但不限於:擬減持股份的數量、來源、減持時間、方式、價格區間、減持原因。
第九條上市公司大股東在三個月內通過證券交易所集中競價交易減持股份的總數,不得超過公司股份總數的百分之一。
第十條通過協議轉讓方式減持股份並導致股份出讓方不再具有上市公司大股東身份的,股份出讓方、受讓方應當在減持后六個月內繼續遵守本規定第八條、第九條的規定。
我當即撰文指出,這里面漏洞太大,解決不了問題。大股東可以通過大宗交易、協議轉讓,用“過橋公司”快速減持,最終還是到二級市場上賣賣賣。
於是,1月9日又出臺了一個“補丁”,主要內容是下面兩條:
上市公司大股東通過協議轉讓方式減持股份的,單個受讓方的受讓比例不得低於5%,轉讓價格范圍下限比照大宗交易的規定執行,法律法規、部門規章及本所業務規則另有規定的除外。
上市公司大股東通過協議轉讓方式減持股份,減持后持股比例低於5%的股份出讓方、受讓方,在減持后6個月內應當繼續遵守《減持規定》第八條、第九條的規定;減持后持股比例達到或超過5%的出讓方、受讓方,在減持后應當遵守《減持規定》的要求。
應該說,這個規定非常嚴厲了。一個大股東,假如他持股20%,如果通過二級市場減持,需要60個月才能完成。如果通過大宗交易、協議轉讓,找過橋公司,按照“補丁辦法”,最多只能找4個公司,每家必須買至少5%。然后,這5%要么整體賣,要么到二級市場上按照每3個月只能賣1%來進行。
但證監會給出的總額度,就是每3個月只能賣1%。到時候,這4個“過橋股東”,無法同時跑,只能抽簽輪流跑。
看似滴水不漏了吧?
但問題是,大股東、董監高的股權,再次變成了“準非流通股”。也就是我此前給出的三大預測方案中的第一個:中國股市再次出現了股權分置!
也就是說,我們的股市又回到了2007年之前。
搞投資的人都知道,資產的流動性是資產價格的一部分。不能隨便轉讓的資產,事實上相當於產權不完整的資產,其價格必然下跌。更何況,大擴容在即,大家都知道中國股市的高估值時代即將結束。
所以,跑還是必然的。最終的結果是,很多股東通過大宗交易、協議轉讓的方式,大幅折價賣出股權。二級市場上20塊錢一股,我10塊錢一股就跑了。這些股權雖然暫時到不了集合競價的二級市場上,但仍然需要資金接盤。相當一批二級市場上的大資金,會到新形成的“法人股市場”上撿便宜,然后等待時機,賺取差價。(鳳凰財經 劉曉博)
- 關稅戰引爆市場重置,「匯」變才是贏家?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