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關稅政策





    2025-04-24
  • 台股新聞

    〈台股回落震盪,美中關稅與全球經濟不確定性仍高,投資策略該如何調整?〉台股今天呈現震盪回落走勢,成交量也縮減至 2411 億元,盤面資金流動性較弱,多為隔日沖操作,造成短線操作難度大增,長期資金依然保持謹慎態度,由於成交量不足,在操作策略上,智霖老師建議,沒有太多操作經驗的投資人應以觀察為主,避免過度追高,已有持股套牢的投資人,應該集中資金於老師節目中所說的三大族群:台積電供應鏈、AI 伺服器與邊緣 AI 應用,特別是那些具備回升潛力的個股。






  • 2025-04-17
  • 一手情報

    瀚亞投資表示,日股走勢震盪劇烈,內需型或防禦型股票展現出韌性;若未來日圓走強,國內成長推動型通膨可能緩和,也利於內需消費型產業,建議可定期定額布局主動基金,交由專業團隊為投資人找尋具潛力的標的,創造超額報酬機會。日股有三大投資理由,瀚亞投資 - 日本動力股票基金經理人 Ivailo Dikov 認為,第一、日本經濟預計受關稅影響較小,貿易不確定性也利於內需型公司的業績展望;第二、今年名義工資成長處於 30 年來最高水平,消費開支可能成為未來經濟成長更可靠的動力來源;第三、面對當前全球市場充斥著不確定性,日股的估值與基本面仍為長期投資人提供吸引的投資機會。






  • 2025-04-15
  • 美股雷達

    彭博周二 (15 日) 報導,本周全球半導體產業兩大巨擘——台積電 (2330-TW)(TSM-US) 與荷蘭光刻機製造商艾司摩爾 (ASML)(ASML-US) 即將公布財報,投資人高度留意他們對未來的展望,這將成為檢視中美貿易衝突與人工智慧 (AI) 熱潮可持續性的風向球。






  • 國際政經

    美國前財政部長葉倫 (Janet Yellen) 表示,川普的關稅政策的理由「不明確,而且一點也不合理」,她相信中國希望緩和這場衝突。葉倫曾在歐巴馬政府和川普上一個任期擔任聯準會 (Fed) 主席,她表示,近期債券市場的動盪和美元的疲軟反映出「信心的喪失」,儘管情況尚未發展到需要聯準會干預的地步。






  • 指數

    受到美國總統川普關稅政策影響,市場對於全球貿易戰的擔憂升高,美國股市自 2 月中下旬以來出現明顯下跌,導致市場開始調降 S&P 500 指數的目標價,投資人情緒也隨之轉向謹慎。華爾街下調美股預測 市場動盪加劇市場原本預期川普政府上任後將推動減稅與放鬆金融監管,以促進經濟成長。






  • 2025-04-14
  • 國際政經

    英國在 2016 年選擇脫歐,被一些分析師評為「經濟自殘」的行為,而《紐約時報》在近日報導中,則將川普的「對等關稅」政策,與這一事件相提並論,並認為,這似乎是場相似的經濟孤立主義實驗,甚至可能對美國經濟造成同樣程度的傷害。報導稱,英國對川普總統的關稅政策抱持著複雜的情感,既感到震驚,又感到著迷,同時也感到不安。






  • 2025-04-11
  • 一手情報

    川普的關稅政策反覆,使全球股市過去一周迎來劇烈震盪。川普 4/3 宣布關稅新令,不僅對全球開徵 10% 基準關稅,更對大部分國家開徵 20~50% 對等關稅,這樣的高稅率遠高於市場預期的 10~20%,關稅風暴導致全球股市紛紛進入熊市,而台股本波最大跌幅也高達 27%。






  • 2025-04-02
  • 台股新聞

    一、美股 / 全球市場動態1. 關稅政策公布前市場觀望,貿易戰疑慮升溫,美股震盪:     1. 白宮表示 4 月 2 日關稅宣布後即生效,加拿大與歐盟將擬定反制政策,墨西哥則尋求保留美墨加協議的關稅豁免。經濟學家擔憂後續恐引發貿易戰。     2. 昨日市場觀望關稅政策公布,科技股帶動美股小幅收漲,特斯拉 (TSLA US) 收漲約 3%,輝達 (NVDA US) 收漲約 1%。






  • 2025-04-01
  • 雜誌

    川普祭出提高關稅大刀,美國通膨壓力升、美科技股首季大跌,波及台股,由於連續兩年大漲,台股基期高,往年股市上漲旺季的第一季也跟著大跌,指數月、周 KD 值交叉向下,將有段調整時間。第二季選股上以高殖利率、內需、較不受美國關稅影響以及 AI 下游應用端為主。






  • 2025-03-20
  • 雜誌

    川普透過對等關稅、稅收減免等措施,吸引製造業回到美國設廠,尤其半導體、AI 伺服器、傳產製造與生技醫療等高附加價值的產業為主要對象。【文/莊家源】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後,推行了一系列以美國優先為核心的貿易政策,其中,川普提出的對等關稅計畫(Reciprocal Trade and Tariffs)和稅收減免政策主要目的為保護本土產業,減少貿易逆差,並促使製造業回流美國,像是半導體先進製程、AI伺服器、傳產製造(汽車、軍工、能源、重工業)與生技醫療等業者都將加速佈局美國市場。






  • 2025-03-18
  • 一手情報

    美國經濟放緩,但衰退機率低。瀚亞投信表示,關稅政策不確定性高,股市短線上波動會持續,建議適度分散投資組合因應;環境充斥雜音,市場恐有經濟衰退擔憂,債券可望在此情境下扮演風險平衡的角色。展望第二季,瀚亞投信看好投資等級債與非投資等級債的表現,建議投資人既有部位可續抱,若利差或利率有反彈,也是佈局好時機。






  • 2025-03-10
  • 國際政經

    美國總統川普周日 (9 日) 不排除關稅政策不確定性恐引發經濟衰退的可能性,他的商務部長同日稍早也承認關稅將代表美國民眾購買進口商品的價格上漲。川普在上周四 (6 日) 錄製的《福斯新聞》節目「Sunday Morning Futures」上說:「我不喜歡預測那樣的事情。






  • 2025-02-20
  • 基金

    作者  Blerina Uruci 首席美國經濟學家關鍵觀點■ 若美國新政府全面落實關稅計畫,將損害全球貿易,對美國及其貿易夥伴產生負面影響。■ 新關稅政策不太可能達成縮小美國貿易逆差的核心目標。■ 受新關稅影響最嚴重的國家包括亞洲與東歐的製造業中心,以及美國的重要貿易夥伴加拿大與墨西哥。






  • 2025-02-11
  • 外匯

    Illustration by TradingView● 美元指數上漲至 108.40● 關稅政策支撐多頭走勢● 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將在參議院作證央行行長將前往國會山進行例行的半年度證詞聽證會,他的發言可能會在外匯市場掀起波瀾。美元指數飆升至 108.40● 美元指數持續穩步上漲,已連續三天上漲。






  • 2025-02-06
  • 雜誌

    川普把提高關稅當成武器,第一波名單的加拿大及墨西哥低頭,美國延後上路三○天;後續勢必有更多地區及國家面對此情境,增添投資難度,但也將凸顯穩定獲利及配息個股的價值浮現,急跌時可留意。【文/方亞申】近一周來美國對外課徵關稅動作詭譎多變,原本美國川普政府已經擬定好二月四日對加拿大及墨西哥的進口商品徵收二五%的關稅,對中國商品加徵十%的關稅(這項命令還包含報復條款),在加、墨兩國原本高姿態對抗美國關稅下後大逆轉,川普同意原訂四日生效的新關稅暫緩實施至少三○天,主要是加、墨兩國領導人同意採取措施,防止合成鴉片類藥物芬太尼(fentanyl)販售到美國。






  • 2025-02-03
  • 雜誌

    撰文:吳嘉隆在國際上,總體經濟發展的最高階段是追求全球化,擁抱自由貿易。傳統上,全球化的基本邏輯是透過古典經濟學所講的比較優勢來進行國際分工,以實現自由貿易所帶來的經濟利益。但是現在,人們不只要考慮經濟利益,也要考慮安全,從人身安全、個資安全、供應鏈安全,一直到國家安全。






  • 2025-01-23
  • 雜誌

    川普在就職演說中強調要讓美國人更富裕,改革貿易體系,要求製造業回流美國,將美國打造成全球製造中心。凡是對美國不友善的國家,先課以高關稅震懾對手,提升美國國力與軍力。在全球地緣政治上強壓對手,決不會犧牲美國的利益。【文/魏聖峰】川普二.○時代正式來臨,他在超過半小時的就職演說,強調美國將再度崛起、美國利益優先等的精神,並宣布包括改革貿易體系、驅逐非法移民、對外國課徵關稅、打擊通膨等,使美國人民富裕,矢言奪回巴拿馬運河控制權等的政策;讓美國再偉大(MAGA)可能又會變成金融市場的口頭禪,並要為美國打造黃金時代。






  • 2025-01-07
  • 雜誌

    撰文:徐千婷關稅在過去自由貿易盛行時期曾被視為過時的政策工具,這幾年卻搖身一變成為誘人的好東西。確實,在天時地利人和的情況下,它可以充裕國庫收入,減少財政赤字,縮小貿易逆差,扶植特定產業,創造工作機會;還可以作為談判籌碼,逼迫對手讓步。難怪川普說「關稅」是字典裡最美好的字眼,比愛情還要美好。






  • 2025-01-03
  • 國際政經

    針對 2025 年宏觀經濟基本形勢的預測近來成為市場焦點,《彭博資訊》近期發佈對全球及主要經濟體的經濟前景分析和預測,預估全球經濟整體成長平穩缺乏亮點,各國面臨的主要挑戰包括通膨、貿易政策不確定性及內部政治風險,各國央行料將繼續調整貨幣政策來予以應對。






  • 2024-12-15
  • 基金

    安盛投資管理公司 (AXA IM) 日前發表 2025 年投資展望,認為兩大政策確定將影響未來兩年的全球宏觀經濟前景:川普連任美國總統和中國的刺激措施。預期川普政府將拖累全球經濟成長,導致 2026 年經濟疲軟。預計 2025 年全球經濟成長將穩定在 3.2%,然後在 2026 年放緩至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