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中心
美股雷達
賓州大學教授 Benjamin Lee 警告稱,大型科技公司在人工智慧(AI)基礎設施上的過度投資可能面臨風險。在甲骨文 (Oracle) (ORCL-US) 宣布價值 3000 億美元的 AI 合約後,該公司的股價飆升,同時美股市場上的 AI 概念股也隨之上漲。
美股雷達
據《彭博》周五 (19 日) 報導,Meta(META-US)本周向美國監管機構申請進入批發電力交易業務,以更好管理資料中心龐大電力需求。Meta 代表表示,在尋求以綠能為營運提供動力的過程中,參與能源市場是自然的下一步。隨著科技巨頭競相開發 AI 系統,電力採購成為急迫挑戰,亞馬遜 (AMZN-US)、Googlet(GOOGL-US) 和微軟 (MSFT-US) 已是活躍電力交易商。
美股雷達
輝達與英特爾週四 (18 日) 宣布將攜手合作,並由台積電擔任主要晶圓代工夥伴,共同研發面向資料中心與個人電腦市場的「革命性」晶片。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在週四舉行的記者會上表示,兩家公司將專注於打造能與輝達 AI 生態系相連的客製化 CPU,並結合輝達 GPU 的加速運算優勢,開創全新產品線。
美國晶片產業迎來歷史性時刻,全球 AI 晶片巨擘輝達 (NVDA-US)周四 (18 日) 宣布以 50 億美元入股英特爾(INTC-US) ,雙方將圍繞個人電腦及資料中心晶片展開深度技術合作。這筆交易使輝達成為英特爾重要策略股東,標誌著昔日競爭對手轉為合作夥伴,引發全球半導體市場劇烈震盪,專家認為對台積電 (2330-TW)(TSM-US) 與超微半導體 (AMD-US) 將形成壓力。
輝達 (NVDA-US) 周四 (18 日) 宣布投資 50 億美元取得英特爾 (INTC-US) 股權,雙方將攜手開發客製化資料中心和個人電腦 (PC) 產品,Investing.com 報導,這將讓半導體產業幾家公司面臨不小的挑戰。輝達將透過 NVLink 技術,把自家 AI 和加速運算能力,與英特爾的中央處理器 (CPU) 和 x86 生態系相結合。
最新數據顯示,到 2030 年,全球對 AI 資料中心容量的需求將成長 3.5 倍,有望為晶片巨頭輝達 (NVDA-US) 創造數兆美元的市場機會。此外,AI 工作負載對電力的需求未來 5 年將從今年的 44GW 大幅成長至 156GW。麥肯錫在一篇名為《更智慧的設計擴展更大、更快、更便宜的數據中心》報告中指出,AI 技術快速擴張將帶來的巨大基礎設施需求,報告中也為這一趨勢提供了詳盡的分析與數據支持。
美國資料中心營運商 CoreWeave 周一 (15 日) 宣布,已與主要投資者輝達 (NVDA-US) 簽署一份初始價值 63 億美元的協議。根據合約,若 CoreWeave 雲端運算產能未能售出,輝達承諾將在 2032 年 4 月 13 日前買下剩餘的運算能力。
台股新聞
研調機構 TrendForce 最新研究指出,AI 創造的龐大數據量正影響全球資料中心儲存設施,傳統作為海量資料儲存基石的近線 (Nearline) HDD 已出現供應短缺,促使高效能、高成本的 SSD 逐漸成為市場焦點,特別是大容量的 QLC SSD 出貨可能於 2026 年出現爆發性增長。
國際政經
《路透社》周一 (15 日) 獨家報導指出,澳洲政府在資料中心建設審批中未強制要求企業制定可量化的節水計畫,此一政策漏洞正引發各界對水資源分配失衡的深切憂慮。隨著全球資料中心建設熱潮湧向澳洲,新南威爾斯州政府在 2021 年擴大規劃權限後,已密集批准 10 個大型資料中心項目,包括微軟 (MSFT-US) 、亞馬遜 (AMZN-US) 及黑石集團 (BX-US) 旗下 AirTrunk 等科技巨頭入駐,總投資達 66 億澳元,但這些項目預計每年將消耗 96 億公升清潔用水,相當於雪梨最大供水量的近 2%,為城市水資源供給埋下危險。
英特爾 (INTC-US) 正經歷其資料中心業務的關鍵人才流失。據美媒報導,身為英特爾資深院士兼至強 (Xeon) 產品首席架構師的 Ronak Singhal 將於本月底離職。這已是英特爾約 8 個月內失去的第二位至強 CPU 首席架構師,其前任 Sailesh Kottapalli 已於 1 月轉投高通伺服器 CPU 業務。
今年以來,美國科技巨頭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道押注 AI,近 4000 億美元的天量資金湧入 AI 基礎設施領域,推動全球資本市場掀起新一輪技術革命浪潮,這場被業界稱為「現代史上最大規模投資熱潮」的資本運動,正在重塑全球經濟格局,但也暗藏著難以預估的風險。
美國總統川普預定下周出訪英國,據傳 OpenAI 執行長奧特曼 (Sam Altman) 與輝達 (Nvidia)(NVDA-US) 執行長黃仁勳也將隨行,兩人也會在訪英期間,承諾投入數十億美元在當地興建資料中心。彭博引述知情人士說法報導,兩家公司將與倫敦的資料中心業者 Nscale Global Holdings 合作。
美股雷達
根據《彭博》周四 (11 日) 報導,美光科技 (MU-US) 股價周四大漲 9%,創四個月來最大漲幅,分析師看好該公司在資料中心市場的成長潛力。花旗將目標價從 150 美元上調至 175 美元,預期美光將在 9 月 23 日財報中給出優於共識的指引。
美股雷達
甲骨文 (ORCL-US) 成為華爾街 AI 投資熱潮的最新受益者,該公司 AI 雲端業務的在手訂單規模,已從 3 個月前的 1,380 億美元激增至 4,550 億美元,推升股價周三大漲 36% 創歷史新高,聯合創辦人身價一度超越馬斯克躍居全球首富。
美股雷達
據《CNBC》周三 (10 日) 報導,甲骨文 (ORCL-US) 預測 2029 財年雲端基礎設施營收將飆升至 1,140 億美元,帶動 AI 生態系股價大漲。輝達漲 4%,台積電漲逾 4%,博通大漲 10%,顯示 AI 運算需求持續強勁。
美股雷達
英特爾週一 (8 日) 宣布重大高層人事調整,產品事業負責人 Michelle Johnston Holthaus 將在服務公司逾 30 年後離職,前 ARM 高層 Kevork Kechichian 加入英特爾,出任執行副總裁兼資料中心事業群總經理。
美股雷達
《路透》引述《The Information》週五(5 日)報導指出,人工智慧(AI)公司 OpenAI 大幅上調預計資金消耗量,至 2029 年將達 1,150 億美元,比公司先前預估高出約 800 億美元,以支撐其熱門聊天機器人 ChatGPT 背後的 AI 運算需求。
美股雷達
根據 GuruFocus 報導,晶片巨頭輝達 (NVDA-US) 與即將上市的小型雲端服務商 Lambda 簽署總額 15 億美元的伺服器租賃協議。此協議涉及輝達向 Lambda 租用搭載自家 GPU 的伺服器,凸顯輝達持續透過支持小型雲端服務商,來抗衡亞馬遜與 Google 等雲端巨頭的策略,延續先前協助 CoreWeave 的相同模式。
國際政經
根據《彭博》報導,荷蘭半導體設備製造商艾司摩爾 (ASML Holding NV)(ASML-US) 正積極向印度爭取業務,因印度總理莫迪 (Narendra Modi) 正推動在地晶片製造,減少對進口的依賴。艾司摩爾執行長福克 (Christophe Fouquet) 周二 (2 日) 在新德里舉行的 Semicon India 高峰會上表示,公司希望在未來一年加深與印度企業的合作。
人工智慧公司 OpenAI 正計畫在印度設立一座龐大的資料中心,可能成為其「星際之門」(Stargate)AI 基礎設施計畫在亞洲的重要布局。據《彭博》報導,知情人士透露,OpenAI 目前正尋找當地合作夥伴,建設容量至少 1 吉瓦的資料中心,若成真,將成為印度最大的資料中心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