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化業
台股新聞
中石化 (1314-TW) 今 (12) 日下午於證交所舉行法說會,上半年受中國影響新產能持續開出,供過於求加劇,加上中國房地產景氣未明顯回升,上半年稅後淨損 19.35 億元,目前公司產品持續轉型會投入新事業的利基型產品,預計 2027 年有望出現較大訂單。
台股新聞
國喬石化 (1312-TW) 今 (11) 日公布第上半年財報,因 OPEC+(石油輸出國組織)逆勢增產導致油價續跌,產品報價低迷、終端需求疲軟,加上新台幣急升影響,進而影響整體獲利表現,致上半年淨損 16.87 億元,每股淨損 1.53 元。
台股新聞
塑化股台塑 (1301-TW) 受惠於第 3 季為石化產品傳統需求旺季,有利產品銷售;加上美國再對俄羅斯施壓促俄烏停戰,法人看好戰後重建帶動 PVC 需求強勁。台塑本周收紅 K 漲 14.12%,成交量暴增至 19 萬張,站穩半年線。台塑表示,旺季加持有利於聖誕節裝飾 PVC、包裝用 HDPE、飲用水杯製品等需求增加,加上第 3 季亞洲有 9 座輕裂廠安排歲修,市場供給量減少,且中國消費品以舊換新所需的國家補貼資金,在 7 月起陸續撥款人民幣 1,380 億元,可望提振消費動能,帶動石化產品需求增加。
台股新聞
國喬 (1312-TW) 今 (9) 日公布 6 月營收為 12.8 億元、月減 14.96%、年減 21.36%,累計上半年營收為 111.16 億元、年增 33.72%。國喬表示,6 月營收較去年同期減少,主因為苯乙烯、ABS 及尼龍產品的銷量及售價,均較去年同期減少所致。
台股新聞
塑化股華夏 (1305-TW)6 月營收 10.19 億元、月增 26.51%、年減 11.07%,累計今年上半年營收為 51.2 億元、年減 14.39%。華夏在 6 月受惠旺季需求增加影響,加上客戶在美國川普關稅緩徵期間,客戶廠商已有預期心理,提前拉貨,也挹注營收成長。
台股新聞
塑化股台化 (1326-TW) 今 (1) 日迎接除息日,每股配發現金股利 0.5 元,配發率達 833%。台化今日受台股反攻氣勢激勵,盤中開高走高,一度漲逾 3%,順利完成填息。近年受石化業景氣低迷影響,台塑 (1301-TW) 集團為挽救股東信心,今年集團在配發股利上,首度使用未分配盈餘的超額配息 。
台股新聞
國喬 (1312-TW) 今 (20) 日召開股東會,董事長邱德馨表示,面對持續嚴峻的市場,將從石化業轉型為高階複合材料供應商,切入醫療、半導體市場。在供應鏈移轉方面,國喬除了降低中國出口比重,也積極開拓國際市場,以三大經營策略因應,待景氣循復甦時締造業績的新高峰。
台股新聞
國喬 (1312-TW) 石化今 (18) 日表示,中國泉州國亨廠自今年 3 月開車商轉以來,開始貢獻國喬的合併營收,與去年同期相較,增加幅度明顯增長,創造年初亮眼營收。新廠設備經一段時間的運轉調適及觀察,為了讓製程保證長期運作流暢、高效率運作,利用 5 月中美貿易關稅戰不確定期間,進行停車檢修調整,造成 5 月營收較上月衰退。
台股新聞
台塑 (1301-TW) 今 (11) 日召開股東會,為董事長郭文筆自上任以來,首度向股東報告公司營運。郭文筆表示,去年受中國房產低迷、內需不振,且石化同業擴建,造成產能過剩、削價競爭,業績表現不好,使得去年合併稅前虧損 24 億元,下半年隨中國內需提振,加上第 3 季旺季需求,若排除匯率、關稅等不可控因素,今年業績會比去年好。
台股新聞
台化 (1326-TW) 今 (10) 日召開股東會,董事長洪福源表示,台化去年因業績不理想,股價下滑,他除了向股東致歉外,也表示目前還不打算實施庫藏股或減資等方式提振股價,強調石化業雖面臨重大困境,仍堅持三大經營方針。他認為台化要先瘦身,將產銷量降低,改善公司體質,下半年以審慎樂觀態度看待。
國際政經
川普政府正加強對中國的乙烷出口管制,Energy Transfer(ET-US) 周三 (4 日) 證實收到美國政府來函,要求出口乙烷之前需先取得許可證,信中還補充說,美國出口終端營運商需要申請緊急授權,才能繼續出口,而 Enterprise Products Partners(EPD-US) 同日則表示,美國政府已拒絕約 220 萬桶乙烷輸出中國的緊急許可申請,種種跡象凸顯美中貿易摩擦日漸擴大。
台股新聞
威盛 (2388-TW) 今 (12) 日參加經濟部主辦之智慧石化永續發展暨技術展示媒合會,並在會中展出自家 AI 智慧工業解決方案「偵準系統」,預期該 AI 防火神器可以提升廠區及人員的安全,在實際場域案例中可於數秒內偵測到氣體洩漏,成功為客戶避免潛在爆炸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