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
美股雷達
據《彭博》周四 (6 日) 報導,美國地質調查局 (USGS) 更新關鍵礦產清單,新增銅、銀、鈾等 10 種礦產,總數增至 60 種。此舉擴大川普政府認定的戰略物資範圍,可能對這些礦產及其衍生品課徵關稅,以減少對外國供應的依賴。根據美國政府網站,新增的礦產還包括冶金煤、鉀鹽、錸、矽和鉛,清單並涵蓋 15 種稀土元素。
美國最高法院本周在針對總統川普依據《1977 年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IEEPA) 加徵全球性關稅的聽證中,對其行政授權提出尖銳質疑,引發市場認為這些關稅恐面臨遭撤銷的風險。不過,貿易律師與企業界普遍認為,即便川普最終敗訴,政府仍將轉向其他貿易工具,使已稍見穩定的貿易環境再度陷入混沌。
美股雷達
美股主要指數周四 (6 日) 開盤表現震盪,投資人消化企業財報與參差不齊的經濟數據,同時仍留意美國關稅政策走向及科技股高估值風險。美國就業降溫跡象推升市場對聯準會(Fed)12 月降息預期,美國公債上漲、美元走弱,但股市走勢偏弱。人工智慧 (AI) 概念股持續吸引資金,估值飆升也讓市場情緒更加謹慎,華府最高法院針對川普政府關稅合法性的審理則成為政策面重要觀察焦點。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周四 (6 日) 表示,日本與美國將共同研究在太平洋的南鳥島附近水域開發稀土礦藏,她指出,共同開發稀土礦物是她與美國總統川普上周會晤時的關鍵議題之一。此次合作的目標是透過確保稀土供應,以對抗中國在該材料上的全球主導地位。稀土是製造從汽車到戰鬥機等各種產品所必需的關鍵材料。
路透引述金融時報 (FT) 報導,輝達 (NVDA-US) 執行長黃仁勳警告,中國在人工智慧 (AI) 領域只落後美國幾奈秒,未來將在 AI 競賽中打敗美國。根據路透,黃仁勳在金融時報一場論壇的場邊受訪時說:「中國將贏得 AI 競賽。」他在 X 上也發文表示:「正如我一直說的,中國在 AI 領域只落後美國幾奈秒。
台股新聞
緯穎 (6669-TW) 董事長洪麗寗今 (6) 日出席遠見高峰會,參與「地緣政治 供應鏈重新布局」論壇,會中談及緯穎全球供應鏈布局,從目前的國際情勢來看,緯穎赴美設廠是正確選擇,他並指出,位於德州的艾爾帕索 (El Paso) 新廠將於 12 月啟用運營。
一手情報
加權股價指數近 6 個月表現:(資料來源:Bloomberg,截至 2025/11/05)野村腳勤觀點:AI 十年大計,現在只是第一年在 GTC 2025 大會上,黃仁勳宣布與 Nokia、Uber、Eli Lilly、Palantir 等多家跨產業巨頭展開合作,隨後又馬不停蹄飛往韓國,與當地企業簽下高達 26 萬顆 Blackwell GPU 的訂單。
美股雷達
美國地方選舉結果周二 (4 日) 揭曉,民主黨在維吉尼亞州、新澤西州、紐約市長選舉及加州選區重劃中取得突破性勝利,共和黨遭遇全面潰敗。這場被視為 2026 期中選舉前哨戰的較量,不僅改寫了地方政治版圖,更令川普面臨執政以來最嚴峻的政治危機。在維吉尼亞州,民主黨候選人阿比蓋爾 · 斯潘伯格以 15 個百分點優勢當選該州首位女性州長;紐澤西州同樣由民主黨人米基 · 謝裡爾以 13 個百分點差距勝出,成為該州首位女州長。
美股雷達
美股週三 (5 日) 自前一日的急挫中反彈,因小非農 ADP 報告顯示,上月私營部門的就業增長恢復,投資人同時關注對川普關稅案與聯邦政府關稅而言至關重要的一天。AMD 帶動 AI 族群反彈,道瓊收紅超 225 點,標普 500 指數小漲 0.4%,那斯達克指數微升 0.7%,這是三大指數自 10 月 27 日至 28 日以來最大的單日漲幅。
美股雷達
據《CNBC》周三 (5 日) 報導,最高法院大法官同日對川普關稅政策的合法性表達疑慮後,預測市場交易員大幅下調法院支持川普關稅的機率。Kalshi 平台相關合約從近 50% 跌至約 30%,Polymarket 也從逾 40% 降至約 30%。
豐田汽車周三(5 日)公布 2026 年度第二季財報,營收為 12.38 兆日元,較去年同期增長 8%,這一增長主要得益於產品在部分區域市場需求帶動。然而,豐田汽車的經營利潤卻從去年同期的 1.16 兆日元降至 8,395 億日元,大幅下滑近 27%,是連續第二個季度下滑。
美股雷達
據《彭博》周三 (5 日) 報導,加拿大皇家銀行資本市場 (RBC Capital Markets) 策略師警告,美元可能面臨類似網路泡沫破滅後的長期跌勢。一旦支撐美元的因素轉為逆風,美元恐重演 2001 至 2008 年從高點暴跌四成的情況。
國際政經
據《彭博》周三 (5 日) 報導,俄羅斯總統普丁表示,俄方一向遵守禁止核試驗條約,但若美國總統川普恢復核武試驗,莫斯科將採取反制行動。他已下令相關單位了解美方動向,並研擬「啟動核武試驗」的因應方案。普丁說:「俄羅斯始終嚴格遵守《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的義務,我們不打算改變這個立場。
美國政府關門已成為政治常態,由國會兩黨長期在預算協商上的對立引發。最新的政府停擺始於 10 月 1 日,國會未能在財政年度開端前通過臨時支出法案,使聯邦資金中斷。這是美國總統川普兩任期間的第三度停擺,也是近七年來首次。截至周三 (5 日) 已持續 36 天,正式寫下美國史上最長政府關門紀錄。
國際政經
美國最高法院周三 (5 日) 就川普政府對多國課徵高額關稅合法性展開審理,多名保守派與自由派大法官在庭審一開始即對政府論點提出密集追問,使川普核心貿易政策面臨重大法律挑戰。裁決時點尚未明朗,但結果可能牽動行政權限與美國未來關稅政策走向。在長達逾一小時的辯論中,多位大法官質疑川普是否能依 1977 年頒布、用於應對國家危機的《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IEEPA) 擴大施加關稅,包括美國首席大法官羅伯茲 (John Roberts)、大法官巴瑞特 (Amy Coney Barrett)、戈蘇奇 (Neil Gorsuch)、卡瓦諾 (Brett Kavanaugh) 與阿利托 (Samuel Alito)。
美股雷達
美股主要指數周三 (5 日) 開盤平盤波動,前一交易日因科技股估值過高疑慮引發的拋售情緒仍待消化,投資人對人工智慧 (AI) 題材獲利了結趨勢保持警惕。不過,美國民間企業 10 月新增就業人數優於預期,緩解就業市場急速降溫的憂慮,市場逢低承接力道浮現,讓主要指數跌勢趨緩,比特幣反彈,但大型科技股如超微 (AMD-US) 股價仍承受壓力。
美股雷達
美國最高法院將於週三 (5 日) 就美國總統川普先前依據《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IEEPA)所祭出的廣泛關稅舉行口頭辯論,市場高度關注相關進展,因結果可能對美股、債券及美元走勢帶來深遠影響。雖然裁決結果最快需「數週」後才會公布,但華爾街策略師指出,若口頭辯論中出現法官傾向裁定關稅違法的訊號,恐再度引發「拋售美國」情境,使股市、債市及美元同時承壓。
國際政經
紐約市新當選市長曼達尼(Zohran Mamdani)上任便毫不掩飾地點名美國總統川普,宣告他將在市長任內與川普展開對決。根據《路透》報導,曼達尼在當選後的支持者演說中表示:「川普,我知道你正在看,我只想對你說四個字:調大音量!」在週二舉行的選舉中,民主黨席捲三場關鍵選舉,這是川普九個月前重返權力舞台以來的首次重大選舉,不但為陷入低迷的民主黨注入新一代領導人與動力,也為明年的國會選舉鋪路。
美國總統川普的關稅政策未來走向,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美國最高法院,而最高法院將於周三 (5 日) 決定,川普是否可以使用之前從未被用於徵收進口稅的緊急法規,如果川普關稅最後被推翻,政府可能需要退還數百億美元的稅收。然而即便如此,川普還有五種可以動用的關稅法源。
多家主要汽車製造商,包括通用汽車 (GM-US)、特斯拉 (TSLA-US)、豐田汽車、現代汽車、福斯汽車和福特 (F-US),周二 (4 日) 共同敦促川普政府延長一項他們認為對美國汽車生產至關重要的北美自由貿易協定。這些汽車製造商是在《美國—墨西哥—加拿大協定》(USMCA) 於 2026 年正式審查之前,向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 (USTR) 提交意見時提出上述呼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