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能源署
石油輸出國組織 (OPEC) 周四 (11 日) 在月報中維持相對樂觀的石油需求成長預測,認為今年與明年的全球油市仍將出現明顯供應缺口,即使石油輸出國組織與夥伴國 (OPEC+) 已決定自 10 月起進一步恢復產量。這一看法與國際能源署 (IEA) 等其他機構的預測明顯背離。
綜合外媒報導,國際能源署 (IEA) 周四 (11 日) 在月報中指出,受石油輸出國組織與夥伴國 (OPEC+) 加快解除減產措施及非成員國供應增加影響,全球石油供應今年與明年將大幅成長,市場過剩風險加劇,恐在 2026 年累積更龐大庫存。OPEC + 擴大增產 市場供過於求隱憂升高IEA 將 2025 年全球供應增幅預估上調至日增 270 萬桶,高於先前預估的 250 萬桶;2026 年則再增 210 萬桶。
綜合外電周三 (13 日) 報導,國際能源署 (IEA) 警告,隨著需求成長放緩而供應激增,明年全球原油市場恐面臨史上最大供應過剩,庫存累積速度甚至超越 2020 年新冠疫情封鎖期間的水準。消息傳出後,國際油價雙雙走低。截稿前,10 月交割的布蘭特原油期貨下跌 0.62%,至每桶 65.71 美元;9 月交割的西德州原油期貨下跌 0.81%,至每桶 62.66 美元。
能源
國際能源署 (IEA) 周三 (15 日) 公布最新月報表示,由於需求走強和供應面臨新的風險,全球石油市場今年的過剩規模可能小於先前預期。該機構還指出,美國上周宣布針對俄羅斯的新一輪制裁可能嚴重擾亂該國的石油供應鏈。根據月報,IEA 預估今年全球石油庫存僅每日增加 72.5 萬桶,而非先前預測的每日 95 萬桶;今年全球石油需求將每日成長 105 萬桶,比去年 12 月報告中的每日 110 萬桶略有下調,最新預測讓今年平均需求水準達到每日 1.04 億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