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約峰會
在上月跟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進行通話後,美國總統川普是否將在今年稍晚訪問中國也成為熱議話題,而除了稀土問題外,俄烏戰爭也是川普這趟潛在訪中行的重要商討議題之一。中國《北向財經》報導,全網最翹首以盼川普訪中的或許非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莫屬。自川普年初上任以來,美俄關係趨於緩和,基輔面臨的壓力與日俱增,而北約峰會成為轉折點,澤倫斯基精心打扮,以一套得體的西裝成功取悅川普,川普更破天荒主動提出為烏國提供一批愛國者防空飛彈,令澤倫斯基欣喜若狂,外界也一度認為川普對烏立場轉變。
國際政經
丹麥議會近日以 94 票贊成、11 票反對的壓倒性多數通過一項極具爭議的法案,正式授權美國在丹麥領土設立軍事基地、駐紮士兵並儲存軍事裝備。這項突破性法案的通過,標誌著丹麥在北約框架下的國防政策發生重大轉向,也使北歐安全格局面臨深刻重構。該法案在賦予美軍廣泛權限的同時,也因涉及司法豁免權等敏感條款,在國際社會引發強烈迴響。
國際政經
國際政經
國際政經
日相石破茂最新表示,日本尚未與美國達成全面的關稅協議,兩國之間仍存在一些分歧。他跟美國總統川普在針對關稅問題進行坦誠的討論,目前與美國在該問題上仍有理解差距。《路透社》報導,石破茂首次以首相身份出席 G7 峰會,並於周一 (16 日) 與美國總統川普舉行了關稅會談,但會談最終未能達成降低或取消川普對日本進口汽車徵收 25% 關稅的協議。
英國《金融時報》周四 (8 日) 報導,歐盟各成員國正敦促布魯塞爾當局在 6 月北約峰會前,暫時不要對美國總統川普的關稅採取任何潛在報復措施,認為與川普針對歐洲安全問題達成協定必須是當務之急的事項。歐盟各國外交人士和官員向《金融時報》表示,各國政府呼籲在下月於海牙舉行的北約峰會結果明確以前,暫停任何與美國相關的重大決策,包括重大國防投資。
國際政經
在美國總統川普再次猛烈抨擊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的同時,《金融時報》最新報導指出,歐洲官員擔心,在美國總統川普提出的烏克蘭衝突調解方案上出現分歧,會導致歐洲國家和美國的雙邊關係受到考驗,還會影響到歐洲的安全以及 6 月底的北約峰會。報導指出,川普堅持要求烏克蘭在與俄羅斯的和平協議中正式承認克里米亞半島屬於俄國,「並且突然要求歐洲國家做出選擇,仍支持基輔或是跟華府保持一致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