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裁
國際政經
據《路透》報導,美國能源部長 Chris Wright 周二 (22 日) 在福斯新聞 (Fox News) 上表示,為了終結在烏克蘭的戰爭,對俄羅斯石油祭出制裁是一項極具可能性的措施。美國總統川普本月曾表示,如果莫斯科不願就烏克蘭問題達成重大和平協議,華府可能對俄羅斯石油買家課徵 100% 關稅,並實施其他制裁措施。
國際政經
歐盟理事會上周通過對俄羅斯第 18 輪制裁方案,當中包括包 2 間中國小型銀行。中國商務部周一 (21 日) 對此表示抗議,並承諾將採取相應措施,維護本國企業的安全。值得注意的是,第 25 次中歐領導人峰會將於 24 日在北京舉行,歐盟理事會主席柯斯塔和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將會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總理李強。
國際政經
俄羅斯正面臨一場前所未有的經濟危機,連最基礎的農產品供應都出現了嚴重問題。這個曾經是全球第三大糧食出口國、小麥出口量世界第一的國家,如今卻得從中國大量進口馬鈴薯。數據顯示,今年前 5 月,俄羅斯從中國進口的馬鈴薯金額達 3680 萬美元,較去年同期暴增 12 倍以上。
國際政經
俄羅斯總統普丁身邊人告訴西方,收到川普的通牒後,反而堅定了普丁打下去的決心。三位接近克里姆林宮的消息人士日前表示,普丁對於美國總統川普的最新施壓「非常淡定」,不僅未產生退讓之意,反而更堅定要持續戰爭,直到西方國家接受俄方提出的條件。隨著俄軍在烏克蘭前線推進,普丁對領土的企圖也可能擴大。
國際政經
隨著俄羅斯前總統梅德維傑夫(Dmitry Medvedev)於週五(18 日)宣布,將對歐盟最新的制裁方案做出回應,升級空襲,莫斯科於週六(19 日)凌晨對烏克蘭展開新一輪大規模空襲,重點轟炸東部戰略城市巴甫洛格勒(Pavlohrad)。根據《衛報》報導,這場持續六小時的攻擊,是巴甫洛格勒遭遇過有史以來最嚴重的俄羅斯空襲,動用了數百架「神風無人機」與彈道飛彈。
國際政經
英法德三國周四(17 日)敦促伊朗立即恢復核計畫談判,並警告如果在今夏結束前仍未取得具體進展,將恢復聯合國對伊朗的制裁。據《路透社》報導,這是自 6 月中旬以色列與美國對伊朗核設施發動空襲以來,歐洲三國外長及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階代表首次與伊朗外長阿拉格齊通話。
國際政經
原本市場屏息以待美國總統川普周一 (14 日) 對俄羅斯的「重大宣布」,期望能見到即時升級的制裁行動。然而,川普的聲明最終僅止於威脅未來 50 天內若未達成和平協議,將對俄羅斯加徵「100% 關稅」,並補充北約將出資購買美國武器援助烏克蘭。聲明內容不如市場預期強硬,導致國際油價應聲下滑。
美股雷達
美國的技術封鎖與制裁,正意外成為中國推動半導體獨立的催化劑。儘管美國政府多年來對中國半導體產業實施多項制裁,但中國企業卻在壓力之下成功發展出完整的晶片自主供應鏈,逐步建立起「中國製造、服務中國市場」的產業模式,推動技術突破與國產化升級。專家指出,中國企業透過壯大本土供應鏈,不僅在國內市場取得穩定利潤,更加速了從材料、製程到終端產品的自主研發能力。
國際政經
美國總統川普可能即將對俄羅斯實施進一步制裁,以施壓俄羅斯結束對烏克蘭的軍事侵略。近日,美國國會跨黨派推動一項對俄制裁法案,旨在迫使莫斯科重返俄烏和平談判桌。然而,該法案仍需獲得川普的明確支持才能正式通過。根據《路透》報導,知情人士透露,雖然川普尚未簽署最終文本,但他已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接近支持此項俄羅斯制裁法案。
國際政經
儘管美國總統川普對多國寄出關稅信、加徵關稅引發不滿,但緬甸軍政府領導人敏昂萊大將(Min Aung Hlaing)卻公開表示,對於收到川普加徵關稅的官方信函感到「榮幸」,令人錯愕。根據《CNN》報導,川普的信被解讀為美方對軍政府的「認可」。敏昂萊強調,這封信是一種「鼓舞人心的邀請」,鼓勵軍政府繼續參與美國經濟。
國際政經
美國總統川普表示,他計劃對俄羅斯發表「重大聲明」,而美國正準備透過從北約盟國採購的方式,向烏克蘭提供新一批美製武器。川普在接受 NBC 新聞電話訪問時說:「我想我會在星期一對俄羅斯發表重大聲明。」他在訪問中重申對俄羅斯總統普丁的批評,指責他持續對烏克蘭發動攻擊。
國際政經
儘管美國總統川普在轟炸伊朗核設施後暗示制裁可能緩和,美國政府依然再度採取措施,限制伊朗石油貿易。美國財政部和國務院周四(3 日)分別宣布對幫助伊朗出口原油的公司和「影子艦隊」實施制裁。美國財政部的制裁,針對的是被控購買和運輸價值數十億美元伊朗石油的企業。
國際政經
美國白宮周一(30 日)發表聲明,表示川普總統當日簽署一道行政命令,終止對敘利亞的制裁。根據行政令,美國政府將放寬對某些商品出口敘利亞的管制,並免除對敘利亞接受某些外國援助的限制。美國財政部此前已發布涉及敘利亞當局、中央銀行和國有企業的往來許可,美國國務院也發布 180 天制裁豁免。
國際政經
根據三位知情人士透露,川普政府近日考慮提出一項經濟誘因方案,以說服伊朗中止鈾濃縮行動。該構想可能包括釋放數十億美元的伊朗凍結資產,並允許鄰近國家協助伊朗建立民用核能計畫,總價值可能高達 300 億美元。根據《NBC》報導,知情人士指出這只是多項選項之一,但若最終實行,將標誌川普自 2018 年退出歐巴馬政府所簽伊朗核協議以來的重大政策逆轉。
美股雷達
美國對中國晶片的制裁似乎正在奏效。技術分析機構 Techinsights 對華為最新的鴻蒙折疊電腦進行拆解後發現,其內部晶片仍採用 2023 年的製程技術,顯示中國在更先進晶片的量產能力上仍受限於技術與設備瓶頸。美國商務部負責出口管制的官員凱斯勒(Jeffrey Kessler)近日也在國會聽證會上指出,雖然美國無法完全阻止中國取得先進晶片,但已成功拖慢中國企業在晶片技術上的升級速度。
國際政經
美國總統川普周二 (24 日) 似乎破壞了美國對伊朗實施多年的制裁,允許伊朗最大買家中國繼續購買石油,這項聲明讓石油貿易商和美國政府官員大感意外,不過隨後負責執行相關制裁的財政部和國務院官員都表示,將嚴格執行相關制裁。川普在 Truth Social 上說:「中國現在可以繼續從伊朗購買石油。
國際政經
以色列與伊朗周二 (24 日) 達成停火協議,但雙方在最後時刻仍激烈交鋒,以色列空襲伊斯蘭革命衛隊總部、伊朗報復性打擊美軍駐卡達基地,以及停火後以色列以「違反協議」為由再次空襲德黑蘭,讓中東局勢的脆弱性暴露無遺,而這場衝突背後更值得關注的是,美國對伊朗長達 40 年的制裁政策正面臨前所未有的質疑,不僅未能遏制伊朗核計畫,反而刺激其軍事與核子能力加速升級。
美股雷達
據《路透》,美國總統川普周二 (24 日) 表示,在以色列與伊朗達成停火協議後,中國可以繼續購買伊朗石油。分析人士指出,此舉可能象徵美方對制裁執行將回歸寬鬆。川普在 Truth Social 平台上發文表示,「中國現在可以繼續從伊朗購買石油。
A股
美國聯邦傳播委員會 (FCC) 周二 (17 日) 表示,已對中國移動 (600941-CN) 發出正式警告,因該公司在調查期間未依規定回答關鍵問題,可能將面臨罰款。FCC 強調,中國移動的行為顯示對美方監管權限的漠視,也恐損害美國調查潛在國安風險的能力。
國際政經
儘管面對歐盟領導人的壓力,美國總統川普在 G7 峰會上表示,他不急於對俄羅斯實施更嚴厲的制裁,因為制裁一個國家會讓美國損失數十億美元。曾多次表示正在考慮對俄羅斯實施新的經濟制裁,但一直沒有付諸實施。當被問及為何仍在等待時,川普告訴記者,他想看看「協議是否簽署」,並表達了對實施制裁將對美國產生影響的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