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中光電





    2025-07-30
  • 專家觀點

    關稅優勢順序 (從最好到最差),1. 英國 10% 關稅,開放農產品與工業市場。2. 歐盟 15% 關稅 (含藥品 半導體),投資 6 千億美元、採購 7500 億美元、開放市場。3. 日本 15% 關稅,投資 5500 億美元、提高國防採購、開放市場。






  • 專家觀點

    投資朋友問:無人機供應鏈再度大漲,是短期的題材?還是一個長線的開始?葉俊敏分析師表示,由於無人機的技術越來越先進,其在民生、商業、農業與工業的應用上越來越廣,更重要的是國家安全的軍事運用上。從烏俄戰爭的發展,可以發現無人機的角色越來越重要,烏克蘭在 2024 年生產超過 220 萬架無人機,2025 年產能上看 450 萬架無人機。






  • 專家觀點

    台股繼 PCB 全面噴出後,近期無人機也是「熱到發燙」,不論在技術、供應鏈還是政策支持上,三股火力全備。而這波漲勢,絕對不只是題材,而是實打實的產業大爆發!一、硬實力撐場:技術+ICT+AI,全方位驚豔台灣的強項,從電池、馬達、複合材料到飛控晶片、影像處理晶片,早就不是夢話,而是根基實打實。






  • 2025-07-29
  • 台股新聞

    背光模組廠中光電 (5371-TW) 今 (29) 日召開法說會,展望第三季,總經理林惠姿表示,節能產品出貨量可望季增逾 2 成,不過,影像產品受到美國市場庫存升高、歐洲市場復甦緩慢影響,出貨量將較季減 2 成左右。林惠姿表示,第三季節能產品中,在新機種量產帶動下,電視機種出貨量預期將倍數成長,同時,顯示器越南廠區良率及產能持續穩定提升,出貨量亦可望季增 30-40%;筆電機種則仍受到關稅政策變動影響,出貨量預估較第二季微幅成長,節能產品第三季出貨量可望較第二季成長逾 2 成。






  • 2025-07-23
  • 台股新聞

    中強電 (5371-TW) 宣布,旗下子公司譜鉅科技將參加明 (24) 日登場的「2025 亞洲生技大展(BIO Asia-Taiwan 2025)」,展出自主研發的智能微型近紅外(NIR)光譜儀,搶攻全球藥品安全市場。鑑於市面上劣偽藥品層出不窮,即便各國已有藥品管制機制,常面臨難以即時辨識藥品真偽的困境,因此,譜鉅科技攜手國內外醫療與研究機構,積極建構並擴充藥品模型資料庫,結合近紅外光譜技術與機器學習模型,打造非破壞性且可快速辨識藥品的解決方案。






  • 2025-07-21
  • 台股新聞

    中光電 (5371-TW) 宣布,子公司中光電智能物流 (CiLS) 開發的 AI 自主搬運機器人 (AMR),打入半導體封測大廠,並率先於台灣廠區導入,中光電智能物流也未來也規劃將 AMR 解決方案擴展至第三方物流產業。中光電智能物流表示,在供應鏈快速變動的時代,倉儲系統面臨空間飽和、作業精準度不足、人力短缺與成本上升等挑戰,尤其在半導體及電子產業等高頻進出貨領域,倉儲準確性與效率已成為企業競爭力的關鍵指標。






  • 2025-07-08
  • 台股新聞

    隨著國際局勢日益緊張,國防科技正迅速成為全球競逐的戰略焦點。外貿協會今 (8) 日表示,國際航太暨國防工業展 (TADTE 2025) 將於今年 9 月 18 日至 20 日於南港展覽館登場,此次展會匯集四大趨勢主題,規模也大幅躍升,來自 14 國逾 400 家廠商,超過 1,400 個攤位參展,將勾勒國防科技的未來與發展藍圖。






  • 2025-06-10
  • 台股新聞

    中光電 (5371-TW) 出售子公司誠屏科技部分股權給工業電腦廠安勤 (3479-TW),中光電看好,未來三方可望於車載應用、AI 人工智慧等高成長應用領域展開更深入的合作。誠屏科技誠屏科技成立於 2017 年,由中光電 LCD 顯示器事業部獨立設立,專注於工業顯示器領域,中光電原持有誠屏 79.36% 股權,此次將以每股 27 元出售 716.4 萬股予安勤後,對誠屏持股比率下降至 39.56%,但仍為第二大股東。






  • 台股新聞

    工業電腦廠安勤 (3479-TW) 今 (10) 日公告,斥資 2.47 億元取得中光電 (5371-TW) 旗下工業顯示器廠誠屏科技 51% 股權,並成為最大股東,誠屏也將納為安勤子公司,規劃於 7 月 1 日交割。誠屏科技成立於 2017 年,由中光電 LCD 顯示器事業部獨立設立,專注於工業顯示器領域,產品廣泛應用於醫療、工業、零售、交通與娛樂等多元場域,與多家國際級客戶維持長期合作關係,近年營收穩定突破 10 億元,展現穩健成長動能。






  • 2025-06-02
  • 台股新聞

    中光電 (5371-TW) 旗下中光電智能感測 (CMC) 宣布推出全新「Jupiter AI + 方案」,為企業打造具備即時反應、高擴展性的 On-Device AI 工業解決方案,目前也應用於半導體製程設備。中光電智能感測表示,Jupiter AI + 方案已成功應用於半導體蝕刻製程設備、真空馬達及印刷電路板製程設備,明顯提升設備運維效率;目前也已與多家客戶洽談合作,希望於晶圓傳送機器人(wafer robot)、空中無人搬運機(OHT)等移動性設備導入此方案,以降低設備運行過程中的無預警故障及材料報廢。






  • 2025-05-08
  • 專家觀點

    鮑爾不急於降息,畢竟關稅未來風險仍大,尤其是可能造成通膨。川普態度維持強硬,不會為讓中國上談判桌,而主動撤銷關稅。白宮撤掉拜登時期,對 AI 晶片的出口管制。但這只是短線利多,因為川普從來沒說,不會有新的管制做法,只要晶片管制新措施更嚴格,那肯定先大跌再說。






  • 2025-04-29
  • 台股新聞

    背光模組廠中光電 (5371-TW) 今 (29) 日召開法說會,總經理林惠姿表示,受惠於商業用途及大型場館需求回溫,影像產品第二季出貨量預估季增逾 1 成;節能產品中,電視估將季增 5 成、顯示器機種也可望季增 6-7 成。林惠姿表示,隨著新機種量產,預期電視出貨量將季增超過 50%,同時,越南廠區產能穩定提升,顯示器機種出貨量可望季增 60-70%;筆電機種受到潛在關稅政策變動及中國出貨關稅成本上升的影響,預估第二季出貨量將季減約 10%,整體而言,預期節能產品第二季整體出貨量將較第一季微幅成長。






  • 2025-04-28
  • 專家觀點

    大盤又繼續反彈,現在較樂觀情境,有機會彈到年線反壓,約還有 2 千點空間,日經指數已漲到季線附近,要判斷後續是否會漲不動。美股也將測試季線反壓,接下來美股財報關注,對 AI 需求展望,還有關稅對營收的衝擊。美債要看你如何解讀,到 2025 年 6 月為止加總,約有 6.5 兆美元國債到期。






  • 2025-04-06
  • 台股新聞

    台灣國防預算將於 2025 年提高至 GDP 3% 以上,總規模預估達 8,010 億元,年增 53.9%,將有效挹注軍工產業發展。鑑於俄烏戰爭後,無人機成為軍事應用關鍵工具,台灣亦將優先發展軍用無人機作為國防自主的重要項目。台灣軍用無人機具有「以小博大」的戰術價值,未來產品將聚焦於人機協同、隱形化與自主化能力,由於中國製零組件遭排除,台灣積極打造非紅供應鏈,形成完整的本土無人機國家隊,後續商機值得期待。






  • 2025-04-02
  • 專家觀點

    大盤今天漲 584 點,只能視為跌深反彈,3 月高檔轉弱後,不會因為一天大漲,就改變弱勢格局,我能接受大盤,再漲 1500 點,仍不會改變我看法,大盤就算繼續反彈,但如果量繼續萎縮,甚至像 3 月中,要漲卻漲不太動,那就要小心了。反彈仍視為逃命波,就像矽光子的股票,聯亞 (3081-TW)、聯鈞 (3450-TW)、上詮 (3363-TW)、華星光 (4979-TW)、還有像環宇 - KY(4991-TW),到季線附近看似很強,但你沒下定決心出,後面就沒有高點了,目前很多股票,都面臨這樣的抉擇,處理的漂亮,就能把風險降下來,甚至迎接逆轉勝,但如果放著不管,可能延伸出更大風險。






  • 2025-03-25
  • 台股新聞

    台灣卓越無人機海外商機聯盟 (TEDIBOA) 與日本無人機聯盟 (Japan Drone Consortium,JDC) 共同簽署合作備忘錄,台灣無人機聯盟主席胡開宏表示,將陸續與多個國家確立合作意向。台日的無人機合作,將著重在防災、救災以及自主飛行測試領域,並建立起台日無人機的供應鏈體系。






  • 專家觀點

    上海房市回溫,前 2 個月淡季不淡,新屋成交面積年增 28%,二手房成交面積年增 51%,3 月目前年增也達 57%,且住房價格指數也上漲,這跟我說的相符,中國經濟可能不再惡化,還有去年我就定調,陸港股指數已是底部,現在台美股回檔震盪,陸港股卻走多頭,中國經濟對原物料影響最大。






  • 2025-03-21
  • 專家觀點

    大盤反彈到 22700,若真的有來,仍然視為逃命波,上方 200 日線仍是壓力,月 / 季線都已下彎,年線也確定會下彎,除非台股發生奇蹟,快速又創歷史新高沒有人敢這樣跟你講,但我們要就事論事。200 日線扣抵值,從去年 5/22 開始算,而去年 7 月最高點,漲到超過 24400 點,也就是接下來,隨著時間過去,200 日線被扣抵掉的,都是 22000 以上的成本,甚至還有 24000 的成本。






  • 2025-02-25
  • 台股新聞

    〈機器人主流明確 專注力很稀缺 要鎖定集中〉台北股市第 2 天下跌,成交量放大到 3921 億元,媒體開始報導星期六智霖老師向各位分析的,華爾街關注美國經濟恐陷入停滯性通膨,關於這個議題,看智霖老師的節目會比較領先,而且我們已經跟大家詳細分析機率並不高,另外,透過我們 AI 科技團隊的模型來跟大家分享,目前各種訊號來看,行情還是在一個偏多震盪的格局,也印證了老師告訴各位指數大盤的部分,目前不會有太大的漲幅,而是個股的行情,盤面是走輪動的方式,此時專注力很稀缺,你要買就要買主流族群,而不是看到盤面因為題材短線上漲的個股,追高容易套牢。






  • 2025-02-21
  • 台股新聞

    〈重電翻黑架構不全提前講 全力鎖定機器人〉台北股市收盤在本週最高位置,也順利回補缺口,這兩天行情的震盪,陳智霖老師在節目上依舊堅定的告訴各位 3 月份行情會很好,台北股市是多頭,而且透過獨家數據告訴大家,台股結構越來越強,今天成交量 3911 億元,逐步放大但是不失控,這個行情只要買對主流,賺錢機率非常高,主流族群不用懷疑,就是老師講的要霸占機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