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大師費雪教你如何將大眾的偏見變成獲利點
鉅亨網新聞中心
摘自《下一個暴富點》 作者: 出版社:廣東人民出版社
意識形態對投資來說是一種危險的東西,就股市整體趨勢而言,哪個黨派執政並不重要,但是在某個特定時點上,它卻可能具有決定意義。這並不是因為某個黨派在本質上優於其他黨派,而是因為資本市場不依賴於某些人的決策,相反,它取決於幾十億人做出的幾千億、幾萬億個決策。
偏見是人的本性,這是我們在本書中多次強調的觀點,但它不見得是壞事。如果你徹底擺脫偏見的束縛,同時能分辨其他投資者的偏見將如何影響其決策及市場,那麼或許你就能更客觀地認識世界,更好地挖掘潛在利潤。
在總統任期周期的第1 年和第4 年,即上任年之後的大選年,偏見發揮了尤為重要的作用。如前所述,根據我個人的經驗以及無數民意調查的結果,投資群體更傾向於看好共和黨。我提到這個,並不是因為你是共和黨人而取悅於你,或者因為你是民主黨人而想激怒你,這只是一種實踐觀察的結果,無論如何,請務必牢記,在投資中一定要徹底擯棄意識形態的偏見。
共和黨的政治家們自認為他們在扶持企業、發展經濟方面會起到更大作用,在競選時,他們的嘴上總是掛着讓企業界心情舒暢的甜言蜜語,做出無數讓企業界翹首以盼的承諾,當然,這樣做對股市是有利的。而民主黨則被認為對企業界不夠友好,相反,他們對非市場性的社會事務更感興趣。市場當然不喜歡這樣的政府,因此,在大選年也就是第四年,當我們選舉出一位共和黨總統時,股市平均上漲了15.6%,而在選舉出一位民主黨總統時,股市平均漲幅卻只有6.7%。這就把事情抽象成了一個再簡單不過的因素: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如果我們預先知道將產生一位共和黨總統時,我們就能預言,大選年將迎來一個大牛市。
事實同樣再簡單不過,當我們選舉了一位共和黨總統時,大選年的股市確實表現不錯,但總統上任年股市的表現卻差強人意。再看看另一面:如果我們選舉一位民主黨總統,市場在大選年的表現確實不夠好,但在總統的上任年股市卻出奇得好,這又是怎麼回事?
共和黨人當選總統時,他就不再是候選人而是總統,此時,他已經開始考慮連任的事情了。他需要獨立選民的支持,還要盡可能地拉攏一部分民主黨人,他知道共和黨已經不能再給自己帶來更多的支持了。這個共和黨總統不可能兌現他曾經的承諾,他還要和自己的政敵進行斗爭,就像奧巴馬總統在2011 年不得不和民主黨自由派對峙一樣!於是,市場突然發現,這個總統並沒有像他們所期待的那樣去執政,他根本就不是那個他們曾經支持過的候選人,相反,他只是一個政客,因此,共和黨總統上任年的股市反倒更加波瀾起伏,而且平均收益率也只有0.8%。在共和黨總統的加冕年,唯一的正收益率出現在小布什政府時期,除此之外,統統都是負收益率,無一例外!
民主黨政府卻恰恰相反,民主黨的總統同樣也是政客,在競選時,他同樣會慷慨陳詞地支持華爾街那些有錢有勢的大人物,毫不留情地呵斥小人物,於是這些小人物惶恐不安地逃離市場,這就導致大選年的股市平均收益率較低。但他也想謀求連任,也不想惹惱華爾街的那些富豪,畢竟他們可以帶來很多選舉資金。此外,如果要更好的保住這個位置,他就必須保持中間立場,他的每一個決策都要兼顧兩個黨派的利益。於是,市場會意外地發現,原來民主黨也並非像他們最初擔心的那樣敵視企業界,這樣在民主黨總統的第一年任期內,股市的平均收益率就變成了14.9%。而且收益率的波動也較小。除了羅斯福的第二任期和第三任期之外,因為當時正處於「大蕭條」時期,唯一一屆總統任期首年股市收益率為負的,就是卡特政府,而也僅為-7.2%,似乎不算意外的是卡特並沒有實現連任。
再來看看奧巴馬總統吧,在他的任期內的股市幾乎完全符合這個規律。如果你是一個共和黨人士,你應該不會喜歡奧巴馬。值得注意的是,他的醫療健康法案實際上遠未達到他最初承諾的目標,同樣還有金融服務業的監管改革。時至今日,民主黨的背景已經開始讓他感到力不從心了。這很正常,不過與之前完全吻合的是,在奧巴馬總統的大選年,股市異常灰暗,而在他的加冕年,股市則迎來艷陽天,這絕對是再正常不過的常態了。
因此,如果你認為共和黨將在大選中獲勝,你就應該有足夠理由對市場持樂觀態度,但如果你認為民主黨將獲勝,那你就應該當心了,同樣,還需要考慮經濟和情緒等其他市場因素,還有加冕年的市場波動。如果你是一個共和黨人,有一點要牢記在心:千萬別犯很多人在2009年曾經犯過的錯誤,他們一廂情願地以為,既然你如此討厭這個新的民主黨總統,那市場當然不會給他面子。市場或許就會領情,而且常常會領這個情,因為市場的擔憂情緒就是選舉的動力。股票市場的變化往往領先於經濟形勢,而不是滯後於經濟。
【作者:和訊獨家】【了解詳情請點擊:www.hexun.com】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