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激辯 多方:加碼 散戶:有詐 空方:熊露尾巴
鉅亨網新聞中心
今年首季多項數據回暖,顯示中國經濟開局良好,A股三大指數在「超級數據周」勁彈逾3%。市場看多情緒大受提振,國泰君安宏觀首席分析師任澤平更直言多頭大軍已碾壓式入境,並高調唱多3600點。但潑冷水者亦不在少數,甚至提出「熊市反彈」已近尾聲。散戶則認為,市場需要理性,激進看多或是「有詐」。
香港《文匯報》報導,任澤平表示,經濟數據向好跡象增強,預計此輪周期回升將持續至第3季,政策面亦超預期,未來國企改革、債轉股、營改增、「深港通」等將利好頻出。反觀A股自身,經過10個月下跌,2個月震盪築底,4至5月將整體安全,他預計,主板3600點之前、創業板2800點之前無阻力,指數有20%的上行空間。他並建議沿四大方向進攻:彈性大的成長股、業績改善的價值股、高股息率的股票和供給側改革受益股。
此前的2014年,當滬指處於2000點區域時,任澤平曾高喊5000點目標,隨後得到印證。去年5月底,任澤平稱「我理性了,市場瘋了」,未幾果然爆發股災。如今「預測大師」高喊加倉,影響力不容小覷。
積極看多的並非任澤平一人。前海開源基金管理公司執行總經理楊德龍也提到,第1季開局良好,大幅下滑的擔憂已經消除,隨着地方債置換的進行,地方政府投資增速會有效提升,更多的基建工程將開工,預計第2季經濟會進一步企穩回升,同時從樓市回流的資金將部分入市,再加上場內加倉行為,有望共同促進A股實現大反彈。
目前滬綜指突破3000點壓制,楊德龍預計,大市將開始第二波快速拉升,具體點位雖無法預測,但至少在3600點以上,若下半年政策面、資金面配合,則有可能挑戰4000點。
九州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鄧海清認為,本次中國經濟回暖更類似於市場出清之後的經濟回暖,政府儘管進行了需求端刺激,但是刺激幅度遠遠弱於2009年和2012年,以基建投資為例,2009年基建投資增速高達50%,2012年由5%增加至25%,而此次僅僅是由15%增加至20%。在鄧海清看來,有基於此,這次經濟回暖的持續性要顯著高於2009年和2012年,他並堅定看好基本面驅動的股市「健康牛」,尤其是周期性板塊同時受益於需求端回升和供給側改革,存在超額收益。
不過,看空者也非寥寥。廣發證券策略分析師陳傑就直言,經歷了三輪「股災」之後,市場要形成風險偏好的向上「合力」難度極大,沒有「合力」的市場,難以改變中長期「慢熊」趨勢,而從歷史經驗來看,一輪「熊市反彈」很難持續2個月以上,反彈幅度亦難超越20%,故「熊市反彈」或已接近尾聲。
中金公司首席策略分析師王漢鋒也謹慎指出,A股市場到目前為止相對前期低點反彈幅度在15%左右,後續仍需要關注中國4月份的增長數據、通膨走勢、美國升息預期的變化、大股東減持的力度等因素來綜合判斷後續反彈的持續性。
海通證券分析師荀玉根認為,雖然風險偏好上升,但反彈將在猶豫中前行,全年仍是震盪市,短期維持高彈性品種,如新能源汽車、娛樂體育、券商、軍工,未來穩健時選消費品行業,如養殖鏈、白酒、中藥。
無論業內如何激辯,歷經數輪股災的小散們已是驚弓之鳥。去年年初入市的股民坦言,即便經濟改善,也不代表股市一定上漲,就算賺了股指,也不意味着惠及個股,「現在巨虧還不想割肉,略略上漲至接近成本就會離場,總而言之絕對不會增倉。」亦有投資者直陳,市場需要理性,激進看多或是「有詐」。
- 此時該續抱美股還是出場為妙?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