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掀起二輪上漲行情 工強農弱演變成工農暴動
鉅亨網新聞中心
本文已獲作者獨家授權,文章所有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
作者簡介:
高上,博士,海通證券(600837,股吧)期貨研究主管,15年證券期貨研究經歷,曾任中原證券研究所長、興業研發中心副總經理,萬家基金研究總監,海通期貨研究所所長。出版《中國股市十八年》。獲上證報、期貨日報、上期所最佳股指期貨分析師與宏觀策略分析師。目前擔任中國期貨業協會研究發展委員會委員、中國期貨分析師俱樂部理事。
近期大宗商品市場沐浴春風。第一輪行情主要受益美聯儲加息進程放緩,國內供給側改革預期,連續多年熊市超跌等因素所致,出現了觸底的強烈反彈格局,而近期的第二輪上漲主要受國內經濟企穩,基本面改善的影響所致,形成了集體突破與挑戰前期反彈高點的行情。此外,前期疲弱的農產品(000061,股吧)因通脹抬頭,土地資源與人力成本以及化肥種子等成本增加因素,如鄭棉與豆粕近期走出旱地拔蔥的行情。有幾個特征值得關注:
第一,經濟企穩跡象顯現。從基本面上看,未來經濟回升超預期,出口、發電量大幅回升,13日公布的一季度數據迎來開門紅,經濟回升將持續到三季度。一方面政策超預期,如加大基建支持力度,加快財政投放,房企土地購置大幅回升。另一方面,改革進程超預期,國企改革、債轉股、營改增等利好頻出。
第二,「工強農弱」格局演變成工農暴動。資金流向看,13日期貨資金主要流入鋅、豆粕、白銀與大豆原油。而棕櫚油、陰極銅、螺紋鋼資金流出排在前列。
第三,基本面仍待考驗。大宗商品方面,螺紋鋼受鐵礦石到港貨物增加,出現了「礦弱鋼強」格局。而部分上期所創活躍品種庫存創出歷史新高,滬銅3月18日創出39.4萬噸歷史新高與天然橡膠4月1日創出28.7萬噸歷史新高值得警惕,為此,目前上漲大宗商品的需求端改善仍有待時日。
我們認為,大宗商品的第二輪行情需要二季度數據的考驗,但場外增量資金跑步入場,整個市場在經濟面與通脹增加的背景下上漲態勢已經形成,利空出盡,政策春風頻吹,大宗期貨市場無疑已經成為2016投資新的風口。
具體請參見我們3月發布的報告《聯儲加息減緩點燃期貨市場二次行情?》(3月22日)、《期貨市場步入震盪機會猶存》(又名《期貨市場正在上演老炮兒》)(3月14日)、《誰會成為下一個風口》(3月6日)。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本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准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作者:和訊獨家】【了解詳情請點擊:www.hexun.com】
- 從6月延至9月?市場重估聯準會降息節奏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