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kedIn、IBM高層揭密:AI無法取代的三大關鍵能力!
鉅亨網編譯王貞懿
根據《商業內幕》周三 (19 日) 報導,隨著 AI 接手更多重複性工作,軟實力在職場的重要性與日俱增。該媒體訪問 LinkedIn、IBM、思科企業高層等多位職場專家,歸納出 AI 時代人類無法被取代的三大軟實力。

一、解決問題能力:AI 只是工具,人才是關鍵
大型語言模型能即時提供建議,但員工必須識別正確的問題、設計有效的提示詞,並根據 AI 產出的內容決定最佳行動方案。就像你給 AI 的資訊品質,決定了它能給出什麼建議。
AI 教育與諮詢公司 AI-ccelerator 創辦人 Michael Housman 直言:「即使 AI 能協助諮詢工作,表現還是不夠好。」這代表求職者應培養能與機器擅長領域形成互補的技能。
Housman 建議求職者應專注發展解決複雜問題的能力,特別是面對「條件模糊、成功標準不明」的難題時。
思科資深副總裁暨全球創新長 Guy Diedrich 認為,隨著 AI 創新加速,企業將面臨重大倫理決策,批判性思考與解決問題能力將變得至關重要。他認為,在面對 AI 帶來的倫理議題時,懂得「問對問題」將是人類最重要的技能。
二、高 EQ:AI 做不到的人性溫度
前軟體開發公司 Integrate 全球人才招募主管、現任 ExpandIQ 創辦人 Alex King 表示,在 AI 時代,自我覺察與察言觀色的能力越來越必要。這包括運用直覺,判斷什麼時候該投入、什麼時候該退後。
「懂得自我覺察、EQ 高的人未來會很吃香,因為這是 AI 明顯做不到的,」King 說。
IBM 首席科學家 Ruchir Puri 也認為,雖然成功執行長的智商可能都很高,但他們的成功更仰賴與人連結和有效溝通的能力,也就是高 EQ 與良好的人際關係。
「我的建議永遠是保持同理心,」Puri 說。「站在對方立場,理解他們為什麼會這樣反應。」
這種覺察力也延伸到溝通層面,你必須確保表達方式夠清楚。「不要只是丟出一個概念,要確保對方能理解,」Puri 說,「重點不只是說什麼,還有怎麼說。」
三、創造力:AI 時代的終極競爭力
隨著 AI 接手更多瑣碎工作,許多高層表示將有更多時間進行「深度工作」,包括發散性思考(expansive thinking)與創意發想。
這在軟體工程領域特別明顯。思科產品長 Jeetu Patel 先前表示,隨著 AI 加速產品開發、解決「工程師短缺」問題,想像力將成為「唯一限制」。這代表產出新穎、高品質的創意將受到更多重視。
精品顧問公司 FuturePath 的 AI 策略顧問 Terri Horton 認為,創造力變得越來越重要。這不僅指想出讓工作做得更好的新點子,也涵蓋如何運用 AI 提升效率。
「如果 AI 取代了某個職位 30% 的工作,你還能做什麼?」Horton 說。「如何運用創造力與主管合作,重新設計這個職位?」
LinkedIn 人才解決方案工程副總裁 Prashanthi Padmanabhan 則表示,求職者越來越常在面試時展現創造力,方式是秀出自己實際做出來的作品。「如果你沒有寫程式經驗,但有個好點子就做出來吧!」他說。
(本文不開放合作夥伴轉載)
- 講座
- 公告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