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副總理克林拜爾訪中國!一句「跟中國對話」成功緩和關係
鉅亨網新聞中心
本週,德國副總理兼財政部長克林拜爾(Lars Klingbeil)在北京釣魚台國賓館與中國國務院副總理會面時,多次強調:「我們要跟中國對話,而不是在背後議論中國。」這句帶有溫度的話語,拉近了近期稍顯冷淡的中德雙邊氛圍。

根據《法蘭克福匯報》與《時代週報》報導,德國外長瓦德富爾(Johann Wadephul)原定於 10 月訪中,計畫為總理默茨首訪鋪路,但行程最終取消。
克林拜爾此次訪中,攜帶多位德國金融界代表,成為默茨政府上台後首位到訪中國的高層,行程被視為推動雙邊交流的重要一步。
此次中德金融對話陣容豪華:德國央行行長、監管局局長、德意志交易所高層以及多家德國大銀行負責人悉數隨行。
雙方會談重點涵蓋中國市場准入、金融服務開放及公平競爭環境。克林拜爾坦率指出,德國企業最關心兩大問題:希望中國放寬稀土等關鍵原材料出口限制,以及緩解鋼鐵等領域產能過剩對歐洲市場的影響。
克林拜爾還強調,中國過去幾十年的經濟崛起是一項歷史性成就,「當我們在德國看向中國時,看到的是一段可追溯至數千年的令人印象深刻的文化歷史。」
對此,中國回應溫和,表示希望德國在歐盟內部多發揮建設性作用,共同化解貿易分歧。雖然聯合聲明中未列出具體時間表,但雙方表達了堅持開放與公平競爭的共同意願,會談氣氛較此前明顯緩和。
中國媒體對克林拜爾此行給予正面評價,稱其「恰逢其時」。會後,克林拜爾將前往上海看望德國企業代表,隨後再飛新加坡。雖然此次訪中未帶來立竿見影的突破,但至少讓中斷的高層互訪重新啟動。
中德關係緩和也讓外界預期,德國外交部部長瓦德富爾 (Johann Wadephul) 12 月訪中,以及總理默茨 2026 年初訪中的步伐,已悄然靠近。
- 全球陷入搶銅大戰 為何各國開始「囤銅」?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 中國出手!點名德國幫忙撤銷荷蘭對安世半導體「沒收令」
- 中國暫停日本水產品進口?中國外交部回應!
- 川普親密盟友戴恩斯擬率團訪中國!多次擔任中美中間人、曾是中國寶潔高層
- 中國再抵制!共同社:中國向日本通報暫停水產品進口
- 講座
- 公告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