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台股

財務翻身不是靠高薪,而是靠「做對小事」

永誠資產管理處

真正讓你變有錢的,不是收入,而是「留下來的錢」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財務翻身不是靠高薪,而是靠「做對小事」(圖:shutterstock)

「等我薪水再高一點,我就能開始存錢、開始投資。」這是許多人心中的共同信念。但只要觀察周遭就會發現:能存錢的人,不一定收入最高;而存不下錢的人,也不一定是低薪。


在永誠資產管理處的客戶中,我們更常看到的是,真正決定財務未來的,不是「你賺多少」,而是「你能留下多少」。那些財務提早穩定的人,也不是靠天賦或運氣,而是在日常生活中默默做對幾件小事。這些不起眼的習慣,才是逐漸拉開財務差距的核心原因。

接下來用三個觀念,帶你重新理解財務翻身這件事。

儲蓄率:比薪水更能決定人生方向的財務健康指標

許多人在加薪後仍覺得「錢不夠用」,關鍵不在薪水,而在於:生活開銷膨脹的速度永遠比加薪快。永誠資產管理處曾協助一位年薪近百萬的工程師進行財務盤點,他驚訝地發現:明明收入比幾年前高很多,但存款卻比剛出社會還少。原因不在於他亂花大錢,而是生活中的默默增加,像是外送變成習慣、累就搭計程車、有折扣就先買、訂閱平台從兩個變五個、同事揪飲料就順手點。每一筆都不大,但全部合起來,幾乎吃掉他 70% 的月薪。

因此與其一直追求「高薪」,更應該問自己:「我的收入裡,有多少是真的留下來的?有多少是在替未來的我打底?」真正決定財務健康的,是儲蓄率,能存下收入 20% 的人,財務速度永遠比收入高但存不到 5% 的人快上很多,財務自由不是收入快,而是累積快。

日常小開銷:最不痛的地方,往往是漏最多的地方

多數人的財務不是被「一次性的奢侈品」毀掉,而是被日常看不到累積的小開銷慢慢侵蝕。你可能沒有買名牌、沒有開跑車,也沒有瘋狂旅行,但財務狀況依然沒有好轉。原因是:真正致命的不是大錢,而是無意識的小錢。

例如:

  • 一杯飲料 50 元 → 一個月 1,500 元
  • 外送一餐比自己煮多花 150 元 → 一週就是 1,000 元
  • 200 元的小物 → 根本不需要卻頻繁購入
  • 被遺忘的訂閱 → 永遠都是「下個月再取消」

月底看帳單時的那口氣,就是這些小花費累積而成。財務問題不是你買了什麼,而是你從沒想過那些習慣正在吃掉你的未來。

五個讓錢更聽話的實用技巧 不痛苦、不強迫,但超有感

這五項方法不苦、不痛、不需要意志力,今天就能開始:

1. 做「消費優先順序」排表,而不是盲目削減開支

自問兩件事:本月最重要的是什麼?(健身、課程、預備金)哪些開銷是可有可無?(外送、零食、購物平台小物)不是節儉,而是讓錢回到真正重要的事。

2. 一天延遲購買法

看到想買的東西,先說:「我明天再決定。」24 小時後,你會發現超過一半都不想買了。

3. 設定「快樂預算」

不是完全戒掉小確幸,而是給它一個框架:例如:每週 300 元快樂金、一個月兩次外送、一個月一次高品質聚餐。享受與財務健康可以並存。

4. 月末做一次「本月最無感的三筆浪費」回顧

不是記帳,而是反思:哪三筆最不必要?為什麼當下買了?下次怎麼避免?10 分鐘就能節省下個月 10% 的開銷。

5. 自動化儲蓄

薪水一進帳就讓系統自動幫你存:自動轉入儲蓄帳戶、自動扣款做投資、自動建立緊急預備金。能存錢的,不是最自律的人,而是不需要靠自律的人。

結語:財務不是數學題,而是選擇題

你可以選擇把錢花在當下的愉悅,也可以選擇把錢放在讓未來更自由的位置。你不需要收入翻倍,也不需要完全節省。你只需要:提高儲蓄率、調整小習慣、讓每一塊錢更有意識。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正是讓人財務翻身的關鍵。

(撰文者:永誠資產管理處 財顧團隊)

點擊下圖【60 秒測試 你的理財天賦有幾分?】

「永誠資產管理處」是全台合法擁有金管字號的證券投資顧問公司中「唯一首創資產管理的部門」,20 年深耕專營台灣各大科技園區,以認真、誠信思維提供客戶服務,讓努力累積財富的你,也可貼身感受理財管家的 VIP 價值。

沒有代理金融商品,不以商品銷售出發,減少你的財務漏洞!從資產配置出發,透過「專案客製化」、「服務精緻化」、「獲利系統化」,你不需犧牲時間體力,就能感受到資產提升!

「卓越投資研究團隊」加「頂尖財務顧問團隊」共同與客戶締造里程碑

▪立即加入 https://line.me/R/ti/p/%40asset88598

▪進一步了解資產管理處 https://www.ycam.com.tw/

▪收聽「資產匯談」Podcast https://reurl.cc/nYeRQ8

本公司所分析個別有價證券僅供參考,投資人應獨立判斷,審慎評估並自負投資風險。


section icon

鉅亨講座

看更多
  • 講座
  • 公告



    Empty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