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車企慘遭進口車圍剿!五大車廠銷量驟減17% 特斯拉卻暴增3倍
鉅亨網新聞中心
根據 Just Auto 援引的批發數據,韓國五大主流車企現代、起亞、通用韓國、KG Mobility 和雷諾,10 月在當地市場合計銷售 101,475 輛,年減 17%。這一跌幅主要受到韓國「秋夕節」超長假期導致工作日減少的影響。

然而,將時間軸拉長,數據揭示出韓國車市正經歷微妙的結構性變化:本土品牌成長放緩,而豪華品牌與新能源進口車則在加速搶佔市占率。
在本土車企批發量下滑之際,進口車市場展現出強勁韌性。韓國汽車進口商與經銷商協會(KAIDA)數據顯示,10 月韓國新註冊進口車輛年增 13.2%,保持兩位數成長。
進口車陣營中,德系豪華品牌與電動車巨頭特斯拉成為焦點。10 月 BMW 和賓士穩居進口品牌銷量前兩位。特斯拉則憑藉新款 Model 3 與 Model Y 的熱銷,單月銷量約 4,350 輛,年增超過 3 倍,躋身進口品牌前三名。
從結構來看,混合動力車和純電動車在進口車中佔比高達近九成,凸顯韓國消費者對高端新能源車型的換購需求正迅速提升。
韓國本土市場的分化趨勢明顯:
龍頭穩定: 現代和起亞在今年前 10 個月的本土累計銷量仍維持小幅成長,顯示其品牌基礎和車型矩陣具備韌性,10 月的下跌更多是假期導致的技術性回調。
中小承壓: 通用韓國和 KG Mobility 等中小型車企則面臨嚴峻挑戰,本土銷量大幅下滑,份額持續被進口車和國內龍頭擠壓。
在宏觀層面,韓國通膨和高利率(基準利率 2.5%)使家庭消費更趨謹慎,拉長了汽車換購週期,消費者對價格更加敏感。
韓國車市 10 月的「急剎車」,不僅是時間錯位的結果,更是市場結構性升級的警示。本土車企在全球加速電動化和區域化佈局的同時,須更積極地調整產品線和營銷策略,才能應對國內高端豪華和新能源市場被進口品牌快速蠶食的挑戰。
- 美股新週期的基金攻略,哪些標的最受惠?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 商總與韓國進口協會簽MOU 推食品、觀光5大產業交流與商機開發
- 韓國APEC落幕 林信義:此次議題圍繞AI與人口變遷挑戰 已達成總統交付3任務
- 李在明警告:韓國房地產是顆定時炸彈
- 從電動車到AI帝國!馬斯克的「1兆美元賭局」:十年內讓特斯拉變身8.5兆巨頭
- 講座
- 公告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