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美股

輝達估值仍低?三大投行齊喊買:中國出口限制「幾乎無關緊要」

鉅亨網編譯許家華


美股分析師一致看好輝達 (NVDA-US) 前景,認為美國政府對中國出口限制對公司短期獲利影響有限,甚至「幾乎無關緊要」。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圖:REUTERS/TPG)

華爾街機構包括 Wolfe Research、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與花旗(Citi)均對輝達維持「買入」評等,指出該公司在 AI 晶片市場的領先地位與訂單能見度將持續支撐高速成長。


Wolfe Research 分析師 Chris Caso 在最新報告中指出,輝達於 GTC 開發者大會上的最新技術揭露「顯示 2026 年業績預期有明顯上行空間」。該機構估算,明年來自 Blackwell 與 Rubin 兩大 AI 晶片的營收可達 3000 億美元,較先前預測高出約 20%。根據該推估,輝達 2026 年每股盈餘(EPS)可達約 8 美元,對應本益比約 25 倍,屬於「合理估值區間」。

報告指出,輝達的成長來自銷量與售價雙重推升。從 Blackwell 到 Rubin 晶片的平均售價(ASP)預料將「每代提升超過 50%」。若公司重新推出針對中國市場的 GPU 產品,銷售動能有望進一步增強。Wolfe 並預估,2026 年資料中心營收可能比現行預測高出 850 億美元,相當於每股盈餘可增加約 30%。

美國銀行分析師 Vivek Arya 同樣維持「買入」評等,指出市場對 AI 投資支出的懷疑雖屬「健康修正」,但被「過度放大」。Arya 表示,輝達 2025 至 2026 年來自資料中心的訂單總額已達 5000 億美元,顯示需求極為強勁,獲利年增率可望達 70%。他強調,「圍繞中國出口限制的雜音雖多,卻對輝達短中期財務預測毫無實質影響」,且在長線成長潛力下,當前估值仍具吸引力。

花旗分析師 Atif Malik 則建議投資人「在財報公布前進場佈局」。該行維持「買入」立場,並預期輝達將在 11 月 19 日公布「優於預期並上修指引」的業績。Malik 指出,目前預測已假設「零中國資料中心銷售」,顯示潛在利多尚未反映,並開啟短線 30 天「上行觀點」(Upside ST View)。

整體而言,華爾街普遍認為,輝達的業績動能不僅建立在 AI 需求長期增長,更受惠於高毛利晶片組合與價格優勢。儘管地緣政治風險持續存在,但分析師普遍認為,中國出口限制不會改變公司未來數年的高速成長軌跡。

section icon

鉅亨講座

看更多
  • 講座
  • 公告


    Empty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