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系車市佔率降到1% 正被中國市場淘汰
鉅亨網編譯鍾詠翔
曾經以省油耐用且經濟實惠而著稱的韓系車,如今正在被中國消費者遺忘。市佔率已經從 2013 年的 8.8%,降到 2024 年的 1%。這一年,現代與起亞在中國一共賣了 32 萬輛新車,僅相當於比亞迪月銷量九成。

「過去,我們店一個月能賣 600 台車,在全國名列前茅。如今,每個月銷量只剩 100 多台。」在北京現代工作了十多年的銷售人員鄭鵬說,這些年來,身邊同事來來往往,有的去了自主品牌,有的去了「新勢力」,唯有他留守至今。
據《界面新聞》周六(8 日)報導,十多年前,北京現代旗下的索納塔、伊蘭特憑藉節油耐用、維修成本低的優勢,成為北京、重慶等城市的出租車主力車型,逐步取代了「老三樣」(捷達、富康、夏利),迅速建立良好口碑,佔領市場。
現在,找到一家韓系品牌的經銷商都要費一番功夫。鄭鵬稱:「巔峰時期,現代品牌僅在北京就有 28 家經銷商,目前就剩下三四家了。其中還有兩家不想賣車,就靠給老車主做維修保養維持經營。因為賣車不光不賺錢,甚至可能還會賠錢。」。
統計數據顯示,北京現代 4S 店數量已從 2013 年的 700 多家銳減至 200 多家。僅 2020 年至 2023 年,北京現代的經銷商數量就減少超過 300 家,幾乎每年都有 100 餘家經銷商撤店。
與此同時,北京現代的五家工廠也縮減至一家,僅剩順義基地維持生產。
在傳統品牌深陷困境之際,韓系品牌的高端化嘗試也未能實現突破。現代汽車旗下高端品牌捷尼賽思(Genesis)自 2020 年入華以來,始終未能獲得市場認可。
隨著「賣一台賠兩台」的問題在捷尼賽思內部發酵,韓國總部於 2023 年 11 月派遣專項審計組,全面審查中國區過往支出,重點核查營銷費用合理性及虧損原因。
時任捷尼賽思中國區執行長李哲(Wells Lee)曾表示:「進入中國三年,竟無一名捷尼賽思員工購買自家車輛。」
這意味著,曾在 2013 年創下年銷百萬紀錄的韓系車,如今在中國幾乎被遺忘在主流敘事之外。
不過,韓系品牌在中國市場舉步維艱,卻在全球表現持續領先。2024 年現代起亞集團銷量達 723 萬輛,連續三年位居全球第三,前兩名是豐田和福斯。
為何韓系車在全球市場游刃有餘,卻在中國市場陷入困境?前奧緯咨詢全球董事合夥人張君毅說,現代起亞集團未將中國視為戰略重點,導致資源投入不足。「中國車市競爭過於激烈,韓國車企不願意跟隨中國市場,追求非盈利性增長」。
- 11/19跟著阿格力掌握日本商社投資契機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 講座
- 公告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