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 Materials CEO示警:別被稀土概念股沖昏頭、多數項目難獲利
鉅亨網編譯王貞懿
根據《CNBC》周五 (7 日) 報導,獲五角大廈支持的稀土企業 MP Materials(MP-US)執行長 James Litinsky 本周示警,投資人應審慎看待其他稀土項目,直言該產業面臨嚴峻經濟挑戰,目前多數被宣傳的項目根本無法獲利。

散戶搶進 稀土 ETF 今年漲 60%
近幾個月美國稀土公司股價大幅震盪,市場揣測川普政府可能比照與 MP Materials 簽署的指標性協議模式,與更多業者達成類似交易。散戶也搶進這波行情,VanEck 稀土與戰略金屬 ETF 今年來漲幅達 60%。
稀土是製造稀土磁鐵的關鍵原料,而後者則是美國武器系統、半導體製造、電動車、清潔能源技術和消費性電子產品的核心零組件。目前北京掌控全球稀土供應鏈,美國仰賴中國進口。
7 月時,美國國防部入股 MP Materials,承諾以保證價格收購產品,並簽署長期採購協議,盼削弱中國在稀土產業的主導地位。
執行長直言:絕大多數項目難獲利
Litinsky 坦言,他不希望「投資人在這波投機熱中受傷」。他呼籲投資人「在市場狂熱中,務必清楚認知產業真實的經濟結構」。
他在周四晚間在第三季法說會上直言:「目前市場上宣傳的絕大多數項目,幾乎不可能在任何價位下獲利。」
Litinsky 強調,MP Materials 是「美國的國家級企業」。該公司是美國唯一活躍的稀土礦商,客戶除了五角大廈,還包括蘋果 (AAPL-US) 和通用汽車(GM-US)。
他說:「我們已建立結構性優勢,因為完成了全面垂直整合,領先競爭對手好幾年和數十億美元的投資。」
產業特性:頂尖業者也需多年才能穩定
Litinsky 指出,就算是最頂尖的稀土業者,也需要多年時間才能提升並穩定產量及經濟效益。
川普政府官員 9 月曾向《CNBC》表示,「我們不排除仿照 MP Materials 模式,與其他公司簽署股權投資或保證價格收購協議,但不代表每筆交易都會採用相同架構。」
Litinsky 形容稀土產業接近「結構性寡占」,也就是僅有少數幾家主要業者。他認為,政府投資數十個據點和企業,也不見得能建立完整供應鏈。
政府應鼓勵民間資本投入
他主張,川普政府應持續透過貸款、補助等方式,鼓勵民間資本投入該產業。他表示,市場確實有空間容納「更多業者和供應量」,但產業結構性問題若要改變,需要「遠高於目前的價格水準」。
Litinsky 說:「如果政府投入的每一塊錢,能帶動兩到三倍的民間資本,就應該盡可能這麼做。」
他表示:「短期內,政府已確保 MP 成為成功的國家級企業。我們將開路,讓更多供應能夠陸續到位。」
- 11/19跟著阿格力掌握日本商社投資契機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 講座
- 公告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