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車廠鬆口氣?安世半導體危機降溫 中荷雙方各退一步
鉅亨網編譯王貞懿
根據《彭博》周五 (7 日) 報導,中國允許荷蘭晶片商安世半導體 (Nexperia) 恢復出口,荷蘭政府準備撤回對這家中資企業的管制權,為一場可能癱瘓全球汽車生產的危機畫下休止符。

知情人士透露,若晶片出貨獲得確認,荷蘭的管制措施最快下周就可能撤銷。
關鍵晶片已開始出貨
多家汽車公司高層證實,安世半導體生產的功率晶片已從中國廠區重新出貨。
零件製造商 Aumovio SE 執行長 Philipp Von Hirschheydt 受訪時表示,該公司本周取得中國出口許可後,已順利出貨安世半導體晶片及相關零組件。
他透露,中國商務部周五已解除對安世半導體更廣泛的出口禁令。不過他也提醒,所有程序和流程要完全恢復正常還需要時間,未來 4 到 6 周仍可能出現變數,但公司應不會受到影響。
安世半導體母公司聞泰科技 (600745-CN) 股價在收盤前最後幾分鐘暴衝,在上海股市收漲近 10%。歐洲車廠及其供應商股價也因這項消息走揚。福斯股價在法蘭克福一度漲 2.7%,BMW 漲幅達 2.5%。賓士股價也上漲。
本田汽車 (7267-JP) 執行副社長 Noriya Kaihara 周五表示,在得知安世半導體中國出貨已恢復後,該公司目標在 11 月 21 日當周讓受影響的生產線恢復正常。
供應鏈仍緊繃
知情人士透露,博世也正從中國拿到安世半導體晶片。這家德國公司是全球最大零件供應商之一,其發言人拒絕評論。截至周五上午,博世生產汽車電子產品的幾座工廠仍暫時停工。
不過情況仍混沌不明。德國零件供應商采埃孚 (ZF Friedrichshafen) 發言人表示,該公司正為生產中斷做準備,包括預防性暫時停工,因為目前還不清楚中國供貨能在多大程度和以多快速度恢復。他強調:「整個產業的情勢仍非常緊繃。」
知情人士透露,中國並未正式解除限制,而是釋出訊號,讓汽車公司知道安世半導體零件可順利出口,以緩解短期供應壓力,這引發了搶貨潮。但安世半導體總部與中國營運之間的財務糾紛等長期問題仍待解決。
多方樂見衝突降溫
荷蘭政府周四晚間發表聲明,表示預期安世半導體中國分公司未來幾天將恢復晶片供應。
經濟事務大臣 Karremans 表示:「基於我們與中國當局建設性的對話,荷蘭相信未來幾天從中國運往歐洲和世界各地的晶片將送達客戶手中。」
德國經濟部發言人也表示,樂見局勢降溫,德國正與荷蘭和受影響企業保持聯繫。歐盟執委會發言人 Olof Gill 則表示,歐盟貿易執委 Maros Sefcovic 周五將與對口單位在「資深官員層級」繼續討論。
這場危機源於荷蘭政府 9 月底援引冷戰時期法律,取得管制安世半導體重大決策的權力,包括阻止公司部門搬遷或高層異動。荷蘭政府擔心中國母公司聞泰科技削弱這家晶片商,並指控聞泰創辦人張學政濫用財務資源。這項管制權最長可持續一年。
聞泰否認指控,要求恢復張學政的執行長職務。張學政在 10 月 7 日被阿姆斯特丹法院停職,未來去向不明。北京隨後限制安世半導體產品從中國出口反制,這些產品約占該公司危機前出貨量的一半。
(本文不開放合作夥伴轉載)
- 11/19跟著阿格力掌握日本商社投資契機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 講座
- 公告
上一篇
下一篇